[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列车动态连挂和解编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0032.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3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方兴;常鸣;吕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应小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制动 离线配置 列车动态 转入 存储 合法 初始化阶段 重新初始化 告警 采集信号 列车 不一致 报错 加载 编组 申请 写入 自动化 采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列车动态连挂和解编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初始化阶段获取存储的连挂状态信息;步骤B:根据存储的连挂状态加载对应编组的离线配置;步骤C:采集连挂相关的三组输入信号;步骤D:根据采集信号判断列车连挂状态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转入步骤E;如果不合法,则转入步骤F;步骤E:判断当前连挂状态是否与步骤B使用的离线配置一致,如果一致,则执行步骤H;如果不一致,则执行步骤G;步骤F:申请紧急制动,并报错告警;步骤G:申请紧急制动,在判断列车停稳后,重新写入带编码的连挂状态信息,其后转入步骤A重新初始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且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持列车动态连挂和解编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量通常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工作日的上下班通勤时段有明显的客流高峰。为尽快将站台滞留乘客运送的目的地,高峰时段需投入更多的列车以提高运营能力;而其他时段则一般会减少运营列车数量,避免空车运行导致的资源浪费。但是,此种运营方式会导致非高峰时段乘客的等待时间过长,满意度下降。
此外,对于连接郊区新城和市中心的线路,为解决客流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问题,会将线路设计为“Y”型分岔,即在郊区段分开运行,在市区段共线运行,即列车是间隔发往通向分岔的两个终点的,如上海10、11号线。此种情况下,在分岔路段的列车运行间隔也很长。而且,由于有共线部分的列车运行间隔限制,即便在高峰时段也无法通过增加运营车辆来解决分岔路段的间隔过长问题。
一种即能解决客流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又能缩短非高峰期或分岔路段运营间隔的方式,是采用不同编组列车进行混合运营。即在高峰时段采用8节或6节长编组列车;而在非高峰时段,将一列长编组列车解编为两列4节或3节的短编组列车运营,这样可在保证运营间隔,不过多延长乘客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提高载客率,避免空车运行导致资源浪费。对于“Y”型线路,两列短编组列车可在共线段连挂为长编组运行,在分岔站解编为两个短编组列车分别驶往不同目的地。
但是,上述运营模式无法实施的原因之一,是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不支持列车的动态连挂和解编作业,即要求运营列车的编组必须是固定的。原因是车载控制器中,需要预先存储列车的长度、应答器天线至车头距离等参数信息,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改变。如果列车编组发生了变化,则必须要重新烧录车载控制器的数据,确保控制器中使用的信息与实际列车相一致,否则会导致列车位置计算错误,引起严重的安全问题。
因此,如何能安全可靠的判断出列车的连挂状态,能正确并自动地加载使用与当前列车连挂状态相匹配的配置参数,是实现列车动态连挂和解编控制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可靠性高、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支持列车动态连挂和解编的控制方法,根据该方法,车载信号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列车连挂状态并加载匹配的配置,用于列车的自动驾驶和安全防护;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列车编组状态发生改变,也会确保列车安全停车,其后存储并使用最新的编组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支持列车动态连挂和解编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初始化阶段获取存储的连挂状态信息;
步骤B:根据存储的连挂状态加载对应编组的离线配置;
步骤C:采集连挂相关的三组输入信号;
步骤D:根据采集信号判断列车连挂状态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转入步骤E;如果不合法,则转入步骤F;
步骤E:判断当前连挂状态是否与步骤B使用的离线配置一致,如果一致,则执行步骤H;如果不一致,则执行步骤G;
步骤F:申请紧急制动,并报错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0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