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毫米波雷达和射电天文之间的干扰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8698.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渊;房骥;刘瑞婷;刘晓勇;许瑞琛;彭潇;武文星;付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孙晓芳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 雷达 射电 天文 之间 干扰 测试 系统 | ||
1.一种毫米波雷达和射电天文间的干扰测试系统,包括:
电磁屏蔽室,用作干扰测试的测试场地;
与被测试的毫米波雷达的频段匹配的喇叭天线,设置在所述电磁屏蔽室内,所述喇叭天线与所述毫米波雷达正对且距离小于预定值;
雷达模拟器,设置在所述电磁屏蔽室内,所述雷达模拟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喇叭天线连接,用于模拟当前测试环境下的电磁环境和当前测试距离;
高精度频谱仪,设置在所述电磁屏蔽室内,所述高精度频谱仪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雷达模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模拟射电天文,输出从所述高精度频谱仪的信号输入端输入到所述高精度频谱仪中的信号强度;
测试仪,用于将所述高精度频谱仪的输出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射电天文业务的保护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在当前测试环境和当前测试距离下,所述被测试的毫米波雷达与射电天文之间是否存在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还包括:
第一混频器,连接在所述喇叭天线与所述雷达模拟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还包括:
第二混频器,连接在所述雷达模拟器与所述高精度频谱仪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雷达模拟器还包括:
参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环境参数和测试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当前测试环境及当前测试距离。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试系统进行干扰测试的方法,包括:
所述干扰测试系统的喇叭天线接收被测试的毫米波雷达发出的雷达信号,将雷达信号输入到所述干扰测试系统的雷达模拟器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雷达模拟器模拟当前测试环境下的电磁环境,确定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雷达信号在所述电磁环境下传输当前测试距离后的模拟雷达信号,并将所述模拟雷达信号从所述雷达模拟器的信号输出端输出;
所述模拟雷达信号从所述干扰测试系统的高精度频谱仪的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高精度频谱仪输出从所述高精度频谱仪的信号输入端输入到所述高精度频谱仪中的信号强度;
将所述高精度频谱仪输出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射电天文业务的保护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在当前测试环境和当前测试距离下,所述被测试的毫米波雷达与射电天文之间是否存在干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雷达信号输入到所述干扰测试系统的雷达模拟器的信号输入端,包括:将雷达信号输入到所述干扰测试系统的第一混频器,经所述第一混频器混频后,输入到所述干扰测试系统的雷达模拟器的信号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模拟雷达信号从所述干扰测试系统的高精度频谱仪的信号输入端输入,包括:所述模拟雷达信号输入到所述干扰测试系统的第二混频器,经所述第二混频器混频后,从所述干扰测试系统的高精度频谱仪的信号输入端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雷达模拟器响应外部输入的环境参数和测试距离参数,确定所述当前测试环境及所述当前测试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断所述被测试的毫米波雷达与射电天文之间是否存在干扰,包括:
如果所述输出的信号强度高于所述保护限值,则确定在当前测试距离下,所述被测试的毫米波雷达和射电天文之间存在干扰;
如果所述输出的信号强度低于所述保护限值,则确定在当前测试距离下,所述被测试的毫米波雷达和射电天文之间不存在干扰;
如果所述输出的信号强度等于所述保护限值,则确定当前测试距离为所述被测试的毫米波雷达和射电天文之间的保护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未经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86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