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栀子薏仁米保健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7327.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52 | 分类号: | A23L7/152;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26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隆***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栀子 发芽 保健产品 醇溶性物质 保健功能 药食两用 栀子甙 饼粕 醇提 过筛 吸附 淀粉 浓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栀子薏仁米保健产品:取薏仁米45~80份、栀子或栀子饼粕20~40份,经发芽、过筛、干燥、包装即可。本发明充分利用药食两用的栀子和薏仁米材料,通过薏仁米发芽处理,既有效降低其淀粉含量,又利用芽体吸附栀子甙等功能性成分,还能改变其产品的色泽度;通过对栀子进行醇提浓缩,使栀子中醇溶性物质更好的与发芽的薏仁米接触,增加其保健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栀子薏仁米保健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栀子又叫黄栀子、山栀、白蟾,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稀为纸质,少为3枚轮生,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生长于海拔10~1 5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公开号为CN10570770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浓郁麦芽香味的发芽薏仁米即食粉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薏仁谷和黑大麦分别脱壳,清洗干净,备用;2)将柠檬酸与清水混合,调节PH值在4.0-5.0之间,得到浸泡液,备用;3)按照薏仁米与浸泡液质量比为1:2混合,黑大麦与浸泡液质量比为1:2混合,保持温度为20-25℃浸泡6-8小时,将浸泡后膨润的薏仁米和黑大麦置于发芽器中催芽,保持温度20-28℃,每6-8小时再重新加入浸泡液漂洗一次,每隔1-1.5小时换气一次,芽长到1mm即可完成发芽;4)将发芽完成的薏仁米和黑大麦用清水冲洗1-2遍后,蒸汽在100-110℃温度下蒸煮20-25分钟后冷却;5)将薏仁米炒制温度140-145℃,干黑大麦芽炒制温160-165℃,进行干燥;6)将薏仁米和黑大麦粉碎成80-100目粉末,将薏仁粉和黑大麦粉按照质量比为3:1-5:1的比例进行混合配粉,用阻湿阻氧性包材密封包装,并在包装内投放吸氧剂。
公开号为CN10591886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解热清火营养保健米,由下列步骤制成的:1)将碎米、薏仁米分别淘洗干净,沥清多余水分,晾干后与花生壳可溶性膳食纤维、螺旋藻粉混合磨粉,过60-80目筛;2)将栀子、黄连、薄荷叶、生地、甘草分别用热水浸泡15-20分钟,清洗除杂,再混合加入百合浸膏和20-23倍量清水,文火加热,至汤汁减半,滤除杂质,收集滤液,同时将滤液进行活性炭吸附脱色处理;3)将脱脂米糠用米醋浸泡30-35分钟,用流动水冲洗滤除米醋,再加入步骤2所得滤液,混合搅拌,加热蒸煮20-25分钟,然后冷却至40-45℃;4)将步骤3所得物与豆渣、橙皮丝、虾油充分混合,滴加少量水使水分含量在35-40%,接入9-10%活化的纳豆芽孢杆菌,于33-35℃,恒温发酵2-3天,再接入9-10%活化的短乳杆菌,继续发酵2-3天;5)将步骤4所得物与紫苏营养保健肽、步骤1所得物混合,通过蒸汽和水的作用进行调质,进入挤压机重新制粒,最终干燥后与自然米1:1-2进行混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7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莓锅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玉米糊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