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减振型沥青混凝土平交道口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6371.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镜;郭慧峰;欧湘萍;刘贯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9/04 | 分类号: | E01C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减振型 沥青 混凝土 平交道 口铺装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防水减振型沥青混凝土平交道口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道口区域内的地基(1)上的沥青垫层(2)和级配碎石层(3),所述级配碎石层(3)的两侧至道口邻近公路的区域布置有基层(4),所述级配碎石层(3)上铺设有混凝土枕(5),所述混凝土枕(5)上铺设有轨道(6),所述混凝土枕(5)的两侧至道口区域外浇筑有混凝土层(7),所述混凝土层(7)和所述基层(4)上均铺筑有沥青面层(8);
所述沥青垫层(2)由AC-25C沥青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沥青垫层(2)的厚度为14cm~18cm,横坡度为2%;
处在道口区域内的沥青面层(8)分为两层,分别为上层和下层,上层由AC-13C沥青混凝土浇筑而成,下层由AC-20C沥青混凝土浇筑而成,AC-13C沥青混凝土浇筑的上层的厚度为4~6cm,AC-20C沥青混凝土浇筑的下层的厚度为5~7cm;
处在道口区域外的沥青面层(8)分为三层,分别为上层、中间层和下层,上层由AC-13C沥青混凝土浇筑而成,中间层由AC-20C沥青混凝土浇筑而成,下层由AC-25C沥青混凝土浇筑而成,AC-13C沥青混凝土浇筑的上层的厚度为4~6cm,AC-20C沥青混凝土浇筑的中间层的厚度为5~7cm,AC-25C沥青混凝土浇筑的下层的厚度为8~1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减振型沥青混凝土平交道口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面层(8)与所述轨道(6)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减振型沥青混凝土平交道口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层(3)的厚度为32cm-38cm,压实度为95%,其两侧设置1:1~1:1.5的坡度用于引导排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减振型沥青混凝土平交道口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垫层(2)的两侧设有用于将水排到路基影响区之外的排水管。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减振型沥青混凝土平交道口铺装结构的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01、拆除旧交叉路面:拆除旧路面及轨道(6),并将道口区域挖深至路面控制高程以下85~90cm,道口邻近的公路挖深至路面控制高程以下75~80cm;
S002、地基(1)压实:挖走结构层后对地基(1)进行压实,直至压实度满足要求;
S003、铺设沥青垫层(2):将拌制好的AC-25C沥青混凝土倾倒在压实的地基(1)上,铺匀并压实,沥青垫层(2)的厚度为14cm~18cm,压实度为95%,并做好沥青垫层(2)的横坡,坡度为2%,同时在沥青垫层(2)两侧埋设排水管道,管道直径为6~8cm,两侧留出10~12cm铺设宽区域为宜;
S004、铺设级配碎石层(3):将准备好的级配碎石倒在沥青垫层(2)上,分三层压实碎石层,压实度达到95%,其两侧设置(1:1)~(1:1.5)的坡度用于引导排水;
S005、铺设基层(4):与级配碎石层(3)的铺设同步进行,铺设道口邻近公路的上、中、下三层基层(4)结构,并做好与级配碎石层(3)接触区域的排水构造,在铺设完成后与级配碎石层(3)进行整体的压实;
S006、布设混凝土枕(5):级配碎石层(3)压实完成后,在级配碎石层(3)上铺设混凝土枕(5);
S007、安装轨道(6):混凝土枕(5)铺设完成后,进行新轨道(6)的铺设;
S008、浇筑混凝土层(7):在混凝土枕(5)两侧至道口区域外浇筑C40型混凝土,其中,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层(7)高于混凝土枕(5)4~5cm;
S009、铺设面层:邻近公路的基层(4)完成铺设压实及混凝土层(7)达到强度后,开始在混凝土层(7)和基层(4)上铺筑沥青面层(8),并随时测量高程,控制好铺设的误差;
S010、施工完毕:精调轨道(6)几何尺寸,并在邻近铁路上回填道砟,做好路面的清洁,完成平交道口铺装结构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3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