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5606.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铎;廖振锴;高兴敏;吴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冯瑞;杨慧林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评价 臭氧 催化 氧化 效率 | ||
1.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A、B槽体、底座、进水口、进水管、出水口、出水管、取样针、臭氧曝气管和连通管,所述A、B槽体均为独立的槽体,所述A、B槽体并排间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A槽体上,所述进水管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进水口上,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B槽体上,所述出水管连接在所述出水口上,所述A、B槽体上均设有取样孔,所述取样针可自由插拔于所述取样孔中,所述A、B槽体的壁面上均设有进气管孔,所述臭氧曝气管可拆卸插设在所述进气管孔中,所述连通管连接在所述A、B槽体之间,所述A、B槽体的内部下端部分均设有填料支撑过流筛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A槽体由三节槽体通过第一法兰在竖直方向连接在一起,所述B槽体由三节槽体通过第二法兰在竖直方向连接在一起,所述A槽体的横截面积为B槽体的两倍,所述A、B槽体高度相同,所述A、B槽体之间通过上下两个横梁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A、B槽体均为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的A槽体的底部设有带第一阀门的排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为三个且间隔分布在所述A槽体的上中下部,所述出水口为三个且间隔分布在所述B槽体的上中下部,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A槽体上的取样孔从下往上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A槽体的正面中间和侧面中间,所述B槽体上的取样孔从下往上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B槽体正面的中间和左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孔由带台阶的圆孔,带针孔硅胶球和第三法兰组成;所述带针孔硅胶球放置于所述带台阶的原孔上由第三法兰压住所述带针孔硅胶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曝气管由四个支撑块支撑,每个支撑块通过螺丝和槽体上的螺丝孔位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曝气管包括总进气管和五个分支管,所述总进气管可拆卸插设在所述进气管孔中,所述总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管孔之间通过第一O型圈密封,所述五个分支管呈“日”字型相互连接,所述五个分支管中的一个分支管与所述总进气管连接且在连接处通过第二O型圈密封,所述五个分支管中有且至少有四个曝气孔,所述曝气孔位置朝下且和竖直方向呈45°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连接在所述A、B槽体的底部之间,所述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臭氧催化氧化效率的双槽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支撑过流筛板上有长条形缝,所述填料支撑过流筛板的四角处均通过立柱支撑在所述A、B槽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6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