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人员拥堵的安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5349.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魏玉宾;陈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集知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检系统 第二输送装置 第一输送装置 拥堵 探测装置 安检机 末端连接 首端 乘客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人员拥堵的安检系统,包括安检机,所述安检机包括探测装置以及第一输送装置;所述安检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探测装置的出口处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首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末端连接,该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本发明的安检系统的检测速度更快,从而避免出现乘客拥堵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检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人员拥堵的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安检机是借助皮带输送机构将行李送进X射线通道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目前广泛用于火车站、汽车站以及地铁站等重要场所,对乘客的行李进行检测,从而防止乘客将违禁物品带进地铁站、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以维护正常的治安秩序。
由于现有的安检机仍然无法自动分辨进入X射线通道的行李袋内的违禁物品,因此还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监视器对进入X射线通道中的行李进行检查,这样,皮带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就不能过快,否则工作人员无法通过安检机的监视器检查行李,从而难以分辨行李中是否带有违禁物品。当地铁站或车站的乘客较多时,由于皮带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较慢,因此,乘客需要在安检机的出口处等待行李,从而导致大量乘客堵在安检口,进而造成车站中的乘客出现拥堵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人员拥堵的安检系统,所述安检系统的检测速度更快,从而避免出现乘客拥堵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人员拥堵的安检系统,包括安检机,所述安检机包括探测装置以及第一输送装置;所述安检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探测装置的出口处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首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末端连接,该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
本发明的防止人员拥堵的安检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乘客到达安检系统的进口时,将自己的行李放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放行李点处(例如第一输送装置的首端),由第一输送装置将行李输送到所述检测装置中进行检测,当行李被检测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将这些行李输送到第二输送装置中,由于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因此,只需要控制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平均输送速度大于或等于乘客的行走的平均行走速度,这样,乘客的行李就会先于乘客或与乘客同时到达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行李取回点(例如在第二输送装置的末端),使得乘客在将行李放到第一输送装置后按正常的速度行走到达行李取回点,即可直接取走自己的行李,使得乘客过安检机时像正常走路一样,无需等待,大大提高了过安检的速度,从而杜绝了在安检机出口处乘客堵塞的现象,对于人流量大的安检点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安检系统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首端连接,该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小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这样,乘客将自己的行李放在第三输送装置处,由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小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因此,当第三输送装置将行李输送到第一输送装置的首端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就会将最靠近该第一输送装置的行李以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快速输送一段距离,从而使该行李与后面的行李拉开一段距离,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检查行李。此外,当出现第三输送装置中的行李出现堆积的现象时,上述结构也可以将堆积在一起的行李分开,这样方便工作人员检查,从而提高安检速度。
优选的,行李在第一输送装置的放行李点到第二输送装置的取行李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乘客从第一输送装置的放行李点到第二输送装置的取行李点的平均行走速度。其目的在于使乘客按正常的行走速度走到取行李点时行李刚好到达该取行李点,此时可以直接拿到行李,使得多个乘客的行李不会在取行李点处堆积,从而无需在取行李点处排队取行李,进而更好地避免在安检机出口处出现堵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集知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集知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重量体积集中测量自动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喷码检测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