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4755.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史聪灵;丁伟;吕敬民;钟茂华;何理;李建;石杰红;赵晨;胥旋;车洪磊;侯正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08 | 分类号: | E21F1/0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1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区间 隧道 火灾 通风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用于地铁隧道的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与地铁外部环境交换空气,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铁区间隧道排烟风道、消音器、区间隧道风机、风阀、风亭和风口;所述风口设置在第一隧道的区间隧道与车站隧道交界处、第二隧道的区间隧道与车站隧道交界处、以及地铁区间隧道排烟风道与所述风亭交界处,所述消音器、区间隧道风机、风阀均设置在所述地铁区间隧道排烟风道内;
当地铁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开启预设的排烟送风模式进行排烟;所述预设的排烟送风模式包括第一排烟送风模式、第二排烟送风模式;
所述第一排烟送风模式的操作为:在第一隧道内的列车的车头或者车尾着火时,开启靠近起火车头或车尾一端的区间隧道风机以及相应的风阀进行排烟,开启远离起火车头或车尾一端的区间隧道风机以及相应的风阀进行送风,使得烟气不往人员疏散的方向蔓延;待以上区间隧道风机开启完毕之后,开启列车单元未起火一侧最近的一个联络通道,同时开启第二隧道内区间隧道风机以及相应的风阀进行送风,使得第二隧道于已开启的联络通道内产生的风压大于第一隧道于已开启的联络通道内产生的风压;
所述第二排烟送风模式的操作为:在第一隧道内的列车的中部着火时,开启起火列车两端距离最近的两个联络通道的防火门,然后开启第二隧道内的区间隧道风机以及相应的风阀进行送风,使得第二隧道于已开启的联络通道内产生的风压大于第一隧道于已开启的联络通道内产生的风压;然后,待着火列车一端的人员疏散完毕后,立即关闭该处人员疏散完毕的联络通道的防火门,然后开启该侧区间隧道内人员疏散完毕的一端的区间隧道风机以及相应的风阀进行排烟,开启该侧区间隧道内另一端的区间隧道风机以及相应的风阀进行送风,使得烟气不向人员未疏散完毕的一侧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设置在第一隧道的区间隧道与车站隧道交界处、第二隧道的区间隧道与车站隧道交界处的隧道顶部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设置在地铁区间隧道排烟风道内,两条并行或交叉的地铁区间隧道的相同位置的两条排烟风道之间设置有支路风道,支路风道内设置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设置在所述区间隧道风机的一侧或两侧,用于降低所述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隧道风机设置在所述地铁区间隧道排烟风道内,火灾情况下通过控制风阀的开闭使得由支路风道连接的两个风道内的区间隧道风机分别或者同时作用于一个通风口;在所述风道每个分流处的风道支路内均设置风阀;所述区间隧道风机的电机采用变频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亭和所述地铁区间隧道排烟风道与地铁外部空间连通的风口相连接,是所述地铁区间隧道排烟风道内的气体与地铁外界空气对流的接口,且用于阻挡异物进入所述地铁区间隧道排烟风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7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