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4628.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李国强;李建行;姜晓晨;段伟伟;魏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7C209/10;C07C217/92;C07C213/08;C07C255/58;C07C253/30;C07D209/88;C07D213/38;C07D215/38;C07D307/91;C07F7/08;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发光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提高、具有适当的色坐标的新型结构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具有高的电子传达效率,从而能够在制造器件时防止结晶,并能够很容易地形成层,由此改善了器件的电流特性。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化合物作为发光层掺杂材料制备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均有显著提高。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是近年来国际上平板显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具有结构简单,成品率高,成本低,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并且驱动电压低,全固态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可能替代夜景显示器。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结构是以阳极(anode),阴极(cathode)和两极之间的有机物层组成。有机物层可以由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断层,电子缓冲层,空穴阻断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形成。其中发光层材料是决定器件发光效率、寿命和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发光层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及掺杂材料,但有机发光主体材料一般载流子的迁移率都普遍较低,因此采用掺杂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有机主体材料的迁移率,降低OLED的驱动电压。所以能否研制出新型结构的掺杂材料,能够使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提高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提高、具有适当的色坐标的新型结构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式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杂环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碳原子数为10-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2-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杂环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8-16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碳原子数为12-2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2-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杂环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0-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碳原子数为14-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5-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杂环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1-1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碳原子数为15-16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杂环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2-13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碳原子数为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杂环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7-9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碳原子数为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杂环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机发光化合物为下述结构中的任意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