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田废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1062.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霞;朱韵;李治鹏;桑鹏程;罗乐;周皓;蔡庆;赵雪;李谢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邬剑星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田 废水处理 工艺 | ||
1.一种油气田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油气田废水经进水缓冲罐处理,从进口缓冲罐出来的污水加入1/3份
复合絮凝剂后再进入油水汞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
b.经油水分离后的污水经气浮缓冲罐处理后加入剩余复合絮凝剂后经气浮除汞装置除去油及絮状悬浮物,分离出污油和污泥;
c.经气浮除汞装置处理后的污水经吸附过滤装置除汞和悬浮物获得净化水;
所述复合絮凝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10-20份、聚天冬氨酸5-10份、改性聚丙烯酰胺8-12份、双二硫代氨基甲酸接枝的壳聚糖5-10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 铵 1-5份、纳米级铁屑3-6份、甲醇3-6份、钠基膨润土3-6份、SA630重金属捕集剂4-8份、聚合硫酸铝3-5份、载硫活性炭小球1-3份、氧化剂1-2份;所述氧化剂为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从水中释放出的气体经气体脱汞装置脱汞后去放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田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产生的气体经气体脱汞装置脱汞后去放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田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产生的气体经气体脱汞装置脱汞后去放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田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絮凝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15份、聚天冬氨酸7份、改性聚丙烯酰胺10份、双二硫代氨基甲酸接枝的壳聚糖6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3份、纳米级铁屑4份、甲醇4份、钠基膨润土4份、SA630重金属捕集剂6份、聚合硫酸铝4份、载硫活性炭小球2份、氧化剂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田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通过下述方式制得:
将聚丙烯酰胺用蒸馏水配成浓度为1%的溶液充分溶解后,在恒温水浴锅中恒温至50~55℃,加入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调节pH=10~11,然后边搅拌边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甲醛溶液反应28-32分钟后加入二甲胺溶液反应2.5~3h,冷却至30~35℃,最后缓慢加入硫酸二甲酯,反应1h后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田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与甲醛、二甲胺和硫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1.0∶0.2∶0.4∶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10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