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5304.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4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恒;杨敏;郭冬晴;杨登科;李晨;杨朝辉;郭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金侨(厦门)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1/00;B64D47/00;A62C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3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高空 无人 救援 设备 | ||
1.一种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组(10)、机舱(20)、系留电缆(30)、高压电源以及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机舱(20)包括外舱(21)以及设于所述外舱(21)内部的伸缩舱(22);所述伸缩舱(22)与所述外舱(21)通过导向管和导轨相连;所述伸缩舱(22)包括至少两个相嵌套的可移动舱体;相邻的两个所述可移动舱体之间通过导向管和导轨相连;所述伸缩舱(22)可从所述外舱(21)的前方伸出;所述外舱(21)的后方设有外舱背板(211),所述外舱背板(211)与所述外舱(21)的底面板相铰接;
所述飞行器组(10)包括上层飞行器(11)和下层飞行器(12);所述下层飞行器(12)设于所述外舱(21)的上方,所述上层飞行器(11)设于所述下层飞行器(12)的上方,所述上层飞行器(11)与所述下层飞行器(12)通过滚珠丝杠(14)以及滑轨(15)相连;所述上层飞行器(11)和所述下层飞行器(12)上各设有若干螺旋桨(13);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地面控制器和机载控制器;所述机载控制器设于所述机舱(20)内部;所述系留电缆(30)的一端连接所述机载控制器,所述系留电缆(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地面控制器和所述高压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舱体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可移动舱体分别为中舱(221)、内舱(222)和外接舱(223);其中所述中舱(221)通过第一导向管(231)以及第一导轨(241)与所述外舱(21)相连,所述内舱(222)通过第二导向管(232)以及第二导轨(242)与所述中舱(221)相连;所述外接舱(223)通过第三导向管(233)以及第三导轨(243)与所述内舱(22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20)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舱背板(211)上设有多个灭火器(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舱(21)上还设有灭火炮(50)和高压水枪(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留电缆(30)中设有输电线和网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13)的驱动电机为直流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控制器上还设有陀螺仪、气压计、磁罗盘、激光测距仪以及GPS差分定位定向接收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舱(2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透明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金侨(厦门)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华金侨(厦门)装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53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激光照明模块的无人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运输货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