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2313.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崔苗;唐昌宇;张秋镇;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首先获取标准图像中的待确定区域、已确定的第一人脸区域以及除第一人脸区域和待确定区域外的第一非人脸区域,其中,待确定区域为包含待确定人脸区域和待确定非人脸区域的混合区域,然后以预定义规则确定待确定人脸区域得到目标人脸区域,最后根据第一人脸区域和目标人脸区域进行人脸识别。因此,在人脸识别时,第一步先从标准图像中提取部分人脸区域以及待确定区域,第二步再从待确定区域中提取另一部分人脸区域,结合两部分人脸区域的信息进行人脸识别,避免了未对混合区域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提取时而引起的人脸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受关注的方向之一,人脸识别系统都较为复杂。其中处理的对象是人脸图像数据,从现实中获取的图像数据通常包含各种各样的噪声信号,使得获得的数据误差较大。
传统的人脸识别利用增量数据改善原始数据达到使分类器对噪声有更强抵抗能力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不能对混合区域的人脸信息进行处理。其中,混合区域是指同时包含人脸图像与非人脸图像的区域,在提取人脸信息时,虽然对噪声进行了有效抵抗,但是,没有对混合区域的人脸信息进行提取。导致人脸识别的准确率较低;同时,由于训练分类器需要大量样本支撑,在训练分类器时,从获取样本到训练分类器会耗费大量时间,人脸识别的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解决人脸识别的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人脸识别的准确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标准图像中的待确定区域、已确定的第一人脸区域以及除所述第一人脸区域和所述待确定区域外的第一非人脸区域,所述待确定区域为包含待确定人脸区域和待确定非人脸区域的混合区域;
以预定义规则确定所述待确定人脸区域得到目标人脸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人脸区域和所述目标人脸区域进行人脸识别。
优选的,所述获取标准图像中的待确定区域、已确定的第一人脸区域、以及除所述第一人脸区域和所述待确定区域外的第一非人脸区域包括:
对所述标准图像进行灰度化得到灰度化图像;
获取所述灰度化图像中各样本点的灰度值;
根据所述灰度值对所述灰度化图像进行分割以得到所述待确定区域、所述第一人脸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非人脸区域。
优选的,所述以预定义规则确定所述待确定人脸区域得到目标人脸区域包括:
计算所述待确定区域中各样本点的RGB值、以及所述待确定区域中各所述样本点至所述第一人脸区域的第一距离、至所述第一非人脸区域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RGB值、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对所述待确定区域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区域;
将各所述子区域进行组合得到多个第一组合区域和多个第二组合区域,将各所述第一组合区域和各所述第二组合区域作为合并区域;
利用分类器计算各所述第一组合区域的第一分类值、各所述第二组合区域的第二分类值;
计算各所述第一分类值与各所述第二分类值的绝对值之和得到求和结果;
选取所述求和结果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合并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并从所述目标区域中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唇语学习云平台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面部识别的触控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