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蓄电装置监测用系统、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2012.3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1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中本武志;白石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H02J7/00;H02J9/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韩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监测 系统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出端子,其与具有发动机的设备侧电连接而向包括用于起动所述发动机的起动机在内的车辆侧的负载供电;
蓄电元件;
监测装置,其具有检测与所述蓄电元件的充电量对应地变化的变化值的检测部以及控制部;
继电器,其设置在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判断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变化值是否在用来起动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起动下限阈值上相加规定值后的断开用阈值以下,在判断为所述变化值在所述断开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继电器从闭合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的断开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将所述监测装置消耗来自所述蓄电元件的电力的耗电状态切换为监测所述蓄电元件时的第一耗电状态和耗电量低于该第一耗电状态的第二耗电状态的电力切换功能,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判断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变化值是否在电力降低用阈值以下,当判断为所述变化值在所述电力降低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耗电状态从所述第一耗电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耗电状态的电力降低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基于外部输入的复原指示,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基于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复原指示的动作,执行将所述耗电状态从所述第二耗电状态复原到所述第一耗电状态的复原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根据所述复原指示复原到所述第一耗电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继电器从所述断开状态复原到所述闭合状态的闭合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判断从复原到所述闭合状态的时刻开始至闭合基准时间结束为止所述发动机是否被起动,当判断为所述发动机未被起动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继电器再次切换到断开状态的再断开处理。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判断从所述耗电状态复原到所述第一耗电状态的时刻开始至电力基准时间结束为止所述发动机是否被起动,当判断为所述发动机未被起动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耗电状态再次切换到所述第二耗电状态的再降低处理。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根据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变化值,判断所述蓄电元件的电压是否超过过充电用阈值,当所述蓄电元件的电压超过所述过充电用阈值的情况下,执行将所述继电器从所述闭合状态切换到所述断开状态的过充电保护处理。
8.一种车辆,对具有蓄电元件和输出端子的蓄电装置进行控制,所述输出端子与用于起动发动机的起动机和所述起动机之外的负载连接,该车辆的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部,其检测与所述蓄电元件的充电量对应地变化的变化值;
控制部,其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变化值在用来起动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起动下限阈值上相加规定值后的断开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输出将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蓄电元件之间的电流路径切断的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将所述车辆消耗来自所述蓄电元件的电力的耗电状态切换为监测所述蓄电元件时的第一耗电状态和耗电量低于该第一耗电状态的第二耗电状态的电力切换功能,
所述控制部在表示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变化值在电力降低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输出使所述耗电状态从所述第一耗电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耗电状态的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基于外部输入的复原指示,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基于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复原指示的动作,执行使所述耗电状态从所述第二耗电状态复原到所述第一耗电状态的复原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20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