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升降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0175.8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7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汉卿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能源 升降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升降机器人。
背景技术
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横向上,应用面越来越宽。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机器人应用无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已成为一个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机器人会更加聪明。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实用的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它的模样像一个坦克的炮塔,基座上有一个机械臂,他可以绕着轴在基座上旋转,臂上有一个小一些的机械臂,可以“张开”和“握拳”。
其中,新能源机器人中,采用电力驱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现在的升降机器人结构简单,实现的功能简单,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升降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升降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升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底座,所述机器人底座的内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底壁安装有回转气缸,回转气缸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支座,转动支座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筒,转动筒的侧面固定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丝杆,丝杆的下部等距离滑动筒接有三个滑动筒,滑动筒的一侧和固定有行走块,行走块的远离滑动筒的一侧延伸至升降筒的外部并固定有垂直活动板,垂直活动板远离升降筒的一侧下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电动推杆安装架,电动推杆安装架的顶部铰接有电动推杆,垂直活动板的侧面固定有翻动板,翻动板的顶部远离垂直活动板的一侧铰接有底部板,底部板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收纳箱箱板,两个第一收纳箱箱板远离垂直活动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收纳箱箱板,且第二收纳箱箱板的下端固定在底部板的顶部一侧,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收纳箱箱板的底部,第二收纳箱箱板远离垂直活动板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第二收纳箱箱板的一侧均匀固定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有防撞板。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底座的底部焊接有稳定板,稳定板的两侧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插设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底部板、第一收纳箱箱板和第二收纳箱箱板的内侧壁上均粘接有缓冲垫,缓冲垫采用海绵块。
优选的,所述垂直活动板的侧面上部固定有竖板,竖板位于底部板的上方,竖板的侧面均匀固定有压簧,压簧的另一端固定有抵压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筒的外壁上部固定有电机座,电机座中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皮带轮,而位于升降筒内部的丝杆上部也固定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当电动推杆缩短时,带动第二收纳箱箱板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底部板在翻动板上转动,进而实现将底部板上的物料倒出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丝杆的下部等距离滑动筒接有三个滑动筒,滑动筒的一侧和固定有行走块,行走块的远离滑动筒的一侧延伸至升降筒的外部并固定有垂直活动板,可以稳定的带动垂直活动板上下运动,满足不同高度地方物品的搬运;
2、当电动推杆缩短时,带动第二收纳箱箱板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底部板在翻动板上转动,进而实现将底部板上的物料倒出去,方便放料;
3、安装腔内底壁安装有回转气缸,回转气缸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支座,转动支座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筒,转动筒的侧面固定有升降筒,回转气缸可以带动升降筒转动,方便物体的换位。
本发明结构独特,设计巧妙,创造性高,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升降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汉卿,未经刘汉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0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