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维巴坦的简便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8424.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6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戚聿新;王保林;徐欣;鞠立柱;李新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1/08 | 分类号: | C07D47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韩献龙 |
地址: | 257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维巴坦 简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阿维巴坦的简便制备方法,以哌啶‑5‑酮‑2S‑甲酸酯Ⅱ为原料,与O‑保护基羟胺盐酸盐发生缩合反应,然后经还原、手性拆分、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5R‑取代基氧基氨基哌啶‑2S‑甲酸V;然后和光气、固体光气或双光气“一锅法”进行环脲化、酰氯化和酰胺化反应,经脱保护基、硫酸酯化、四丁基铵化成盐得{[(2S,5R)‑2‑氨基甲酰基‑7‑氧代‑1,6‑二氮杂环[3.2.1]辛烷‑6‑基]氧基}磺酰基四正丁基铵盐VII,最后经离子交换制得阿维巴坦I。本发明制备路线简便、易于操作、原料价格低,成本低、“三废”排放小,原子利用率高,经济环保,并且各步收率高,有利于阿维巴坦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阿维巴坦的简便制备方法,属于医药生物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阿维巴坦(Ⅰ)属于二氮杂双环辛酮化合物的非β-内酰胺类抑制剂,阿维巴坦能抑制A型(包括ESBL和KPC)和C型的β-内酰胺酶,阿维巴坦与各类头孢和碳青霉烯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尤其是对含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肺炎杆菌、含有超量AmpC酶的大肠杆菌以及同时含有Amp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的活性显著。阿维巴坦(I)的CAS号为1192491-61-4,化学名称为[(1R,2S,5R)-2-(氨基羰基)-7-氧代-1,6-二氮杂双环[3.2.1]辛烷-6-基]硫酸钠,结构式如下式I:
已有阿维巴坦的合成技术主要涉及两种中间体,即中间体Ⅶ:(2S,5R)-6-苄氧基-7-氧代-1,6-二氮杂二环[3.2.1]辛烷-2-甲酰胺,中间体Ⅷ:5R-苄氧氨基哌啶-2S-甲酸酯草酸盐。
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CN103649051A、CN105294690A、CN106866668A、WO2012086241、US8148540、US9284273、US9567335均使用(2S,5R)-6-苄氧基-7-氧代-1,6-二氮杂二环[3.2.1]辛烷-2-甲酰胺(Ⅶ)为中间体制备阿维巴坦(I)。化合物Ⅶ于不同还原剂(如氢气、三乙基硅烷、甲酸钠、水合肼)钯碳催化下脱苄基,三氧化硫络合物硫酸酯化,铵盐化,离子交换制备阿维巴坦(I),见反应路线1。
该方法氢解脱苄基所产生的中间产物(2S,5R)-6-羟基-7-氧代-1,6-二氮杂二环[3.2.1]辛烷-2-甲酰胺稳定性差,易于产生催化剂中毒,所用钯碳催化剂量大(底物质量的10%),不利于成本降低,工业可操作性低。
一、中间体(2S,5R)-6-苄氧基-7-氧代-1,6-二氮杂二环[3.2.1]辛烷-2-甲酰胺(Ⅶ)的合成
文献所报道的中间体(2S,5R)-6-苄氧基-7-氧代-1,6-二氮杂二环[3.2.1]辛烷-2-甲酰胺(Ⅶ)的制备方法不尽相同,主要分为先酰胺化后环脲化、先环脲化后酰胺化两种路线,见反应路线2。
其中,专利文献CN103649051A、CN105294690A使用先酰胺化后环脲化路线,以5R-苄氧氨基哌啶-2S-甲酸酯草酸盐(Ⅷ)为原料,经氨气甲醇溶液或氨醇溶液酰胺化,过滤除去草酸铵,甲醇洗涤草酸铵滤饼,浓缩得到的甲醇溶液,甲苯抽提产品,合适的溶剂重结晶,得到(2S,5R)-5-苄氧氨基哌啶-2-甲酰胺,收率68-99%;所得(2S,5R)-5-苄氧氨基哌啶-2-甲酰胺经氯甲酸-9-芴基甲基酯(FMOC-Cl)保护哌啶环的氨基,羰基二咪唑和苄氧胺羰基化反应,二乙胺脱去哌啶环的保护剂,环脲化得到(2S,5R)-6-苄氧基-7-氧代-1,6-二氮杂二环[3.2.1]辛烷-2-甲酰胺,收率90%,总收率61.2-89.1%。其中,酰胺化反应后处理繁琐,环脲化所用氯甲酸-9-芴基甲基酯保护试剂价格高,氯甲酸-9-芴基甲基酯和羰基二咪唑仅提供一个羰基,反应原子经济性差,不利于环境保护和成本降低;而利用(2S,5R)-5-苄氧氨基哌啶-2-甲酰胺,不经哌啶环氨基保护,直接与三光气、羰基二咪唑进行环脲化收率低(50-56%),无工业化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新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8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