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姜脱毒组织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8292.2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0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金红梅;李广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姜 脱毒 组织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生姜脱毒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姜又称生姜,其食用部分是姜的根状茎,除含姜油酮、姜油酚及姜油醇外,还含有蛋白质、糖、粗脂肪、维生素及丰富的铁盐。生姜由于其营养丰富、药用效果好、经济价值高、耐储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种植面积和需求量不断扩大,出口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
由于生姜不开花或很少开花,不能利用有性繁殖进行育种,只能靠少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致使姜植株体内积累多种病毒,产量下降,品质退化,抗逆性下降。生姜种质资源的繁殖和保存也主要依靠用种姜作繁殖材料每年进行田间种植,繁殖系数低,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植物的组织培养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组织培养技术也应用到了生姜的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生姜生产上越来越显出强大的应用价值。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对优良生姜品种进行快速繁殖以满足生产需要,用生姜的不同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也有一些报道, 但是存在生产成本高,初代接种污染率高,试管苗玻璃化,分化能力自衰和成活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生姜组织培养的缺陷,对生姜的脱毒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经过大量实验,得到一种操作简便、提高生姜产量与品质的培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生姜脱毒组织培养方法,包括:
(1)选材:选取无腐无病害、健壮生姜块茎;
(2)催芽:将选取好的生姜块茎置于无光照室内,维持温度25~30℃,湿度40~50%,放置7~10d,此时生姜芽外植体1~2cm;
(3)茎尖脱毒:将步骤(2)中得到的生姜芽外植体采用流水冲洗干净,将其浸入吐温-80水溶液中10~20min,随后用流动水将吐温-80冲洗干净;将处理好的芽外植体采用75%酒精消毒1~5min,1%HgCl溶液消毒10~20min;剥离茎尖;将剥离好的茎尖接种至培养基Ⅰ上,放置于温度25~28℃、每天光照7~12h、光照强度为2500~3500Lux、培养40~60d;
(4) 增殖继代:选取步骤(3)中得到的无菌苗将其接种到培养基Ⅱ上进行增殖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5~26℃、每天光照10~12h、光照强度为3000~5000Lux、培养20~30d;在培养基Ⅲ上重复上述增殖过程;
(5)生根:选取长势健壮的株高2~3cm的生姜苗,将其接种至培养基Ⅳ中,放置于温度25~26℃、每天光照10~12h、光照强度为5000~7000Lux的环境中,培养20d;
(6)驯化炼苗:将步骤(5)得到的根系发达,株高8~10cm的生姜苗转移到小温棚中进行驯化,遮荫,保持小温棚中温度为25~26℃,7天后逐渐递减至18~20℃,15天后将生姜苗从组织培养基中去除,将根部的培养基清洗干净,种植到基质土中;
其中:培养基Ⅰ为B5培养基中添加0.5mg/LIBA、1.0mg/LKT、0.5mg/L活性炭、30%蔗糖和4.5g/L琼脂;
培养基Ⅱ为B5培养基中添加2.0mg/LKT、0.5mg/LNAA、30%蔗糖和4.5g/L琼脂;
培养基Ⅲ为B5培养基中添加0.1mg/LNAA、0.5mg/LKT、30%蔗糖和4.5g/L琼脂;
培养基Ⅳ为B5培养基中添加0.5mg/LIBA、20%蔗糖和4.5g/L琼脂;
作为优化的,所述一种生姜脱毒组织培养方法还包括抗生素处理,在步骤(3)茎尖脱毒用到的培养基Ⅰ中加入抗生素青霉素、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利福平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化的,所述抗生素的添加量为10mg/L~1g/L。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吐温-80水溶液浓度为2~4%。
作为优化的,所述步骤(6)中,组织培养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后,前期维持小温棚内湿度为90%以上,逐渐递减,直至小温棚上薄膜揭掉。
B5培养基是1968年由Gamborg等人设计的,由无机营养物、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8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生蕉开放式组织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观赏葵花良种繁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