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5594.4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岳秀萍;张潇;赵博玮;周爱娟;崔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曹一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床 富氧 外循环 跌水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城市污水 厌氧污泥床 组合工艺 上升流 出水 微氧 去除 鼓风曝气装置 残留有机物 污泥排放量 处理工艺 多级工艺 鼓风曝气 泥水回流 脱氮除磷 厌氧处理 运行费用 运行空间 沉淀池 进水泵 低C/N 紧凑 废水 节能 全程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的组合工艺,包括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沉淀池,还包括进水泵和富氧泥水回流系统;所述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上部与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底部通过管路相连;所述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主要功能是去除COD,出水为低C/N比废水,所述微氧污泥床主要功能是脱氮除磷,以及进一步去除厌氧处理出水中的残留有机物,与现有微氧处理工艺相比,无需鼓风曝气装置,更节能。本发明的组合工艺与现有多级工艺相比,布局上更加紧凑,节省了运行空间,全程无鼓风曝气,降低了运行费用,减少了污泥排放量,在处理城市污水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组合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大部分为好氧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处理方式,该方式通过曝气向污水中提供溶解氧,一般鼓风曝气系统的曝气能耗可占到水厂总能耗的 40% ~50%,好氧段反应能耗很高,污泥产量大。同时,工艺反硝化碳源不足,导致脱氮除磷尚未达到持续稳定的达标要求。针对现有处理技术不够完善,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工艺复杂等问题,研发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重大意义。
厌氧微氧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是两级污水处理工艺的串联。生活污水先进入厌氧工艺,不仅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而且产生甲烷作为能源回收,有效降低了污泥产量。厌氧工艺的出水为低碳氮比废水,再进入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进行脱氮除磷,通过跌水回流比参数的调控,来控制微氧反应器中溶解氧的浓度。由于微氧生物处理系统的调控运行,将有氧环境和厌氧环境有机的融合于一个反应体系中,利用好氧和厌氧的化能异养菌群,好氧的硝化菌群,厌氧的反硝化菌群和厌氧氨氧化菌群等的联合作用,实现对生活污水的碳氮磷的同步去除。
厌氧微氧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从碳氮去除的原理上进行改良,在能源回收的同时,解决了传统好氧活性污泥法反硝化碳源不足,能耗高, 污泥产量大的缺点。在处理城市污水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组合工艺。
实现本发明专利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包括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中间池以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所述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包括微氧污泥床体、沉淀池、富氧泥水回流系统、环形富氧泥水回流池、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环状辐射跌水引流槽、进水口;所述富氧泥水回流系统包括水泵,富氧泥水回流管,富氧泥水回流出水口和富氧泥水回流进水口;
所述中间池设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后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上部出水后通过管路与中间池相连,所述中间池与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底部的进水口通过水泵和管路相连。
使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处理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组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泵引入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污水自底部往上通过厌氧污泥层,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主要功能是去除COD,出水为低C/N比废水,存于中间池;然后通过水泵将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流出的低C/N比废水提升至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的微氧污泥床体,通过微氧污泥床体底部污泥层,经过微氧处理的废水从微氧污泥床体顶部的环状辐射跌水引流槽自然下落至环形富氧泥水回流池实现富氧过程,部分富氧泥水溢流至沉淀池中,再从沉淀池上部的出水管出去,得到合格出水,所述沉淀池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系统排出;其中,部分富氧泥水经过跌水至环形富氧泥水回流池后,通过富氧泥水回流系统回流至微氧污泥床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