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5594.4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岳秀萍;张潇;赵博玮;周爱娟;崔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曹一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床 富氧 外循环 跌水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城市污水 厌氧污泥床 组合工艺 上升流 出水 微氧 去除 鼓风曝气装置 残留有机物 污泥排放量 处理工艺 多级工艺 鼓风曝气 泥水回流 脱氮除磷 厌氧处理 运行费用 运行空间 沉淀池 进水泵 低C/N 紧凑 废水 节能 全程 应用 | ||
1.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1),中间池(2)以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3);所述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3)包括微氧污泥床体(11)、沉淀池(4)、富氧泥水回流系统(5)、环形富氧泥水回流池(7)、剩余污泥排放系统(8)、环状辐射跌水引流槽(9)、进水口(10);所述富氧泥水回流系统(5)包括水泵(5-1),富氧泥水回流管(5-2),富氧泥水回流出水口(5-3)和富氧泥水回流进水口(6);
所述中间池(2)设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1)后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1)上部出水后通过管路与中间池(2)相连,所述中间池(2)与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3)底部的进水口(10)通过水泵和管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泵引入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1),污水自底部往上通过厌氧污泥层,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1)主要功能是去除COD,出水为低C/N比废水,存于中间池(2);然后通过水泵将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1)流出的低C/N比废水提升至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3)的微氧污泥床体(11),通过微氧污泥床体(11)底部污泥层,经过微氧处理的废水从微氧污泥床体(11)顶部的环状辐射跌水引流槽(9)自然下落至环形富氧泥水回流池(7)实现富氧过程,部分富氧泥水溢流至沉淀池(4)中,再从沉淀池(4)上部的出水管出去,得到合格出水,所述沉淀池(4)底部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系统(8)排出;其中,部分富氧泥水经过跌水至环形富氧泥水回流池(7)后,通过富氧泥水回流系统(5)回流至微氧污泥床体(11)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3)采用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工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3)通过调控富氧泥水回流比参数来调控工艺中的溶解氧浓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外循环跌水富氧回流式微氧污泥床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工艺处理污水时,污水先进入厌氧工艺,再进入微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5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