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药植入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5582.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4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陆;胡燕;李俊菲;王玄;胡启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14 | 分类号: | A61L31/14;A61L3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药物 载药 制备 聚合物涂层 药物释放 植入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技术 聚合物药物 溶液结晶法 药物支架 载药凹槽 定型体 支架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药植入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本体和分布在本体表面的载药凹槽,至少一个所述载药凹槽含有固体药物,所述固体药物为晶体,或者为晶体与不定型体共存的方式存在。所述制备方法是通过溶液结晶法使所述载药凹槽内含有所述固体药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聚合物涂层载药带来的临床风险,实现无聚合物药物支架的设计,同时能够实现对药物释放的控制,达到与含聚合物涂层的药物支架相同的药物释放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药植入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自从美国强生公司的Cypher药物支架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已经被广泛应用,是继金属裸支架之后被誉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大规模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显示药物洗脱支架能够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restenosis,RS)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
目前大多数药物支架是在支架基体表面涂覆涂层材料,将药物载于涂层之中,通过涂层将药物与支架基体结合在一起,并控制药物的释放,所述涂层也称为药物载体。但这种方式载药使得药物分布于整个支架基体表面,药物释放方向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造成一部分药物不能被血管壁吸收。药物载体通常采用聚合物涂层,容易导致血管内的炎症反应。此外,涂敷在支架形状改变较大地方的药物涂层,在支架推送和扩张过程中容易脱落,脱落的涂层块随血液流动,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危害。CN 101879102A公开了一种凹槽携载式涂层可降解型药物洗脱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药物涂层,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表面开有载药凹槽,所述药物涂层涂敷在所述载药凹槽内,所述药物涂层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活性药物。涂层中的聚合物能够起到控制药物释放的作用。
上述方法,能够解决涂层与支架的结合问题,同时使得药物向血管壁靶向释放,提高了药物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该方式仍然需要利用聚合物携带药物。在长期植入人体后,由于其表面的聚合物的长期存在或聚合物的降解过程,会导致持续的炎症反应,进而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化延迟和晚期血管再狭窄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药植入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目前植入医疗器械必须依赖药物载体将药物负载在医疗器械表面并进行释药控制,从而带来临床风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载药植入医疗器械,包括本体和分布在本体表面的载药凹槽,至少一个所述载药凹槽含有固体药物,所述固体药物为晶体,或者为晶体与不定型体共存的方式存在。
可选地,所述固体药物为紫杉醇、西罗莫司(Sirolimus)和西罗莫司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可选地,所述西罗莫司衍生物为依维莫司(Everolimus)或佐他莫司
(Zotarolimus)。
可选地,所述载药凹槽的深度为5~100μm,优选15~75μm。
可选地,所述载药凹槽的槽口面积为200μm2~75000μm2,优选2000μm2~15000μm2,最优选4000μm2~8000μm2。
可选地,所述载药凹槽的槽口为长条形、椭圆形或圆形。所述载药凹槽的分布可以是规律排布或随机排布,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可以遍布本体表面或仅在某些区域存在,可以是密度均一的分布,也可以是分区域疏密不同的方式分布。
可选地,所述本体的材质选自金属、陶瓷、碳素和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材质选自钴基合金、不锈钢、钛合金、活性陶瓷、碳素和聚乳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高压球囊及其表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伤口管理组件及负压伤口治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