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锻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3319.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信立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J5/00;C09D5/08;C09D105/08;C09D171/02;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2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圆柱体 加热 镦粗 锻造 精整模具 使用寿命 图纸要求 镦粗模具 过渡段 热挤压 致密性 镦粗模 截取 凹模 棒材 冲孔 大径 精整 内孔 坯料 挤压 | ||
一种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加热:加热棒材在700‑800℃下加热5.5个小时,然后在镦粗模中进行镦粗,再在凹模中冲孔,形成中空圆柱体坯料;利用锥形镦粗模具对大径中空圆柱体和大小直径不一的两个中空圆柱体之间的过渡段镦粗热挤压;精整取长,利用精整模具对产品内孔进行精整挤压后截取长度,使产品达到图纸要求。优点是:内在组织均匀,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致密性,不易开裂,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使用粉末冶金工艺来生产适合于发电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转子构件的大锻件提供了生产更接近终型锻件的能力,从而减少了材料损失。随着诸如合金 718 及以上的更多复合合金变为优选的并且锻件的尺寸不断增加,对化学和微结构偏析、与将大晶锭转换成终锻件相关联的高材料损失以及处理较大高强度锻件的有限的工业能力的关注使得 PM 合金基础成本越高,则潜在的成本效益就越高。然而,在锻造粉末冶金坯锭时遭遇的问题包括在锻造模 - 坯锭界面形成并且阻碍坯锭的自由径向生长而导致锻件裂纹的高摩擦力。被认为是由切向应力驱动的这些裂纹观察到在镦锻工艺期间有规则地间隔开且在径向方向上处于锻件中的泊松感应点 (poisson induced bugle) 处。对于这个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改变锻造模温度、镦锻水平以及锻造应变速度,仅获得了很有限的成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锻造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下料,截取棒材;第二步:制坯,车外圆剥皮、取长短;第三步:第一次加热:加热棒材在700-800℃下加热5.5个小时,然后在镦粗模中进行镦粗,再在凹模中冲孔,形成中空圆柱体坯料;第四步:抛丸涂层,抛丸后石墨涂层防氧化、防脱碳;第五步:再次加热,加热至1180-1200℃,将中空圆柱体坯料放入正挤凹模中正挤压,形成大小直径不一的两个中空圆柱体及它们之间的过渡段;第六步:利用锥形镦粗模具对大径中空圆柱体和大小直径不一的两个中空圆柱体之间的过渡段镦粗热挤压;第七步:退火处理,加热至740-780℃,保温3-5小时,随炉冷却至300-350℃出炉空冷;第八步:超声波探伤检验;第九步:抛丸和冷校正,采用抛丸机进行抛丸处理,冷较正采用摩压机;第十步:超声波探伤检验;第十一步:防锈处理,放入防锈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第十二步:精整取长,利用精整模具对产品内孔进行精整挤压后截取长度,使产品达到图纸要求。
进一步的,防锈液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壳聚糖2-20份、苯钾酸钠15份、亚硝酸钠8份、高分子复合增效剂6份、乙二胺四乙酸4份、三聚磷酸钠3份、聚乙二醇6份、尿素4份、甘油3份和植酸1-15份。
进一步的,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配置防锈液的:(1)将各原料分别盛装在耐酸容器中加热溶解,搅拌均匀,以各原料全部溶解成溶液状态为度,分别制成半成品溶液原料,各原料溶解加热温度控制范围分别是:苯钾酸钠为30~40℃、亚硝酸钠为30~40℃、乙二胺四乙酸为80~90℃、三聚磷酸钠为25~35℃、聚乙二醇为30~40℃,尿素为30~40℃;(2)将步骤 (1)中分别制成的半成品水溶液原料,按照所述配方后一项与前一项逐项混合配制的次序,依次混合搅拌均匀,最后按所述配比加入、甘油和高分子复合增效活性剂,并按所述配比量加足水,搅拌均匀,即制成金属表面防锈液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信立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信立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3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