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苄氧基二苯并[b;f]噁庚英环丙烯酸类化合物与中间体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03173.8 | 申请日: | 2017-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6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谢中袍;崔冬梅;张成柱;张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C07D313/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苄氧基二苯 噁庚英环 丙烯酸 化合物 中间体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如式6所示的化合物:
。
2.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6所示的化合物的中间体,结构如式5所示:
。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6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式1所示的化合物首先与三苯基膦反应制得叶立德盐,再在碱性条件下与式2所示的苯甲醛类化合物通过wittig反应即得式3所示的化合物;
(b)式3所示的化合物在铜盐和碱性条件下环合即得式4所示的化合物;
(c)式4所示的化合物在醋酸钯、三苯基膦、三乙胺及碱性条件作用下,通过Heck反应导入丙烯酸甲酯基团即得式5所示的化合物;
(d)式5所示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即得式6所示的化合物;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d)按如下方法进行:
(a)将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溶于有机溶剂A中,回流下反应2~10h,过滤所得固体再溶于有机溶剂B中,加入碱性物质A及式2所示的化合物,在-20~10℃条件下反应1~8h,所得反应液A经后处理得到式3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三苯基膦、式2所示的化合物及碱性物质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2.0:0.8~1.5:1~1.5;
(b)将式3所示的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C中,依次加入铜盐和碱性物质B,于室温至120℃之间搅拌5~20h,将所得反应液B经后处理得到式4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铜盐和碱性物质B的量之比为:1:0.1~2.0:1.0~2.0;
(c)将式4所示的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D中,依次加入丙烯酸甲酯、三乙胺、碱性物质C及三苯基膦,在催化剂醋酸钯的作用下,在氮气保护下,于室温至150℃之间反应3~20小时,所得反应液C经后处理得到式5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丙烯酸甲酯、三乙胺、碱性物质C、三苯基膦及醋酸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5:1~5:0.2~0.5:0.1~0.5;
(d)将式5所示的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E中,加入碱性物质D,室温下反应2~10小时,所得反应液D经后处理得到式6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式5所示的化合物与碱性物质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铜盐为碘化亚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碱性物质A为丁基锂;步骤(b)中所述碱性物质B为K2CO3;步骤(c)中所述碱性物质C为K2CO3或K3PO4;步骤(d)中所述碱性物质D为NaOH或LiOH。
7.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A为甲苯;所述有机溶剂B为四氢呋喃;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A的加入量以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10mL/mmol;所述有机溶剂B的加入量以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10mL/mmol;
步骤(b)中所述有机溶剂C为吡啶;步骤(b)中所述有机溶剂C的加入量以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10mL/mmol;
步骤(c)中所述有机溶剂D为1,4-二氧六环或DMF;步骤(c)中所述有机溶剂D的加入量以式4所示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10mL/mmol;
步骤(d)中所述有机溶剂E为甲醇或DMF;步骤(d)中所述有机溶剂E 的加入量以式5所示的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10mL/m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1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