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质感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2116.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滨;刘曙阳;蒋顶军;王笃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67/02;C08L77/02;C08L77/06;C08L69/00;C08L23/08;C08L83/04;C08L23/16;C08L27/06;C08L53/02;C08K13/02;C08K3/34;C08K13/04;C08K5/1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江艳丽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感 汽车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高质感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40‑70份,柔软剂1‑10份,补强剂10‑25份,促进剂2‑5份,高弹体5‑20份,矿物粉5‑25份,功能助剂1‑3份。本发明通过强剪切、超高速拉伸方法实现取向成纤,大幅提高了原有聚丙烯材料强度、刚性、韧性和耐热性,同时获得了高品质外观制品,再通过高剪切分散实现了高弹体在体系中的良好分散,获得了表面柔软触感、低光泽度,消除制品硬塑感,提升汽车塑料内饰视觉档次和手感舒适度,有利于营造出最舒适的车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高质感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除了在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之外,在车辆的舒适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舒适的驾驶环境渐渐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标志。其中,车内饰件是人们进入汽车第一眼看到和感触到的零部件,它的档次水平是整车舒适性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大多数中、低档车内饰件主要以硬塑注塑为主,给人以低端感觉。为提高可视内饰件的舒适性档次,主机厂主要通过在硬质注塑件表面蒙皮或者喷涂弹性涂料,给人以软质化舒适触感,但是这些方式不但工序复杂、成本高、效率低,还会产生有害物质迁移,产生VOC等物质污染车内空气。因此,需要开发可一步注塑成型兼顾刚韧平衡和具有表面高质感的汽车内饰材料,实现经济型中低档车内饰高舒适性水平。
近年来,人们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开发,比如在为了实现零部件软性表观的前提下保证零部件刚性要求,往往会在高橡胶含量的聚丙烯材料中直接引入玻璃纤维,虽然这样起到骨架支撑作用,实现了刚性,但是,玻纤的引入会在材料注塑过程中零件表面产生浮纤等问题,还会造成零部件表面非常粗糙,这是无法满足汽车内饰零部件的要求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强剪切、超高速拉伸方法在聚丙烯熔体中实现内部组分取向成纤,大幅提高了原有聚丙烯材料强度、刚性、韧性和耐热性,同时,避免了直接物理添加纤维产生的表面粗糙、表面浮纤、使用中纤维表面迁移等制品成型和使用安全问题,实现聚丙烯强度和刚性提高的情况下保证了材料高外观质量,再通过高剪切分散实现了高弹体在体系中的良好分散,实现了制品表面软触感、低光泽度,消除制品硬塑感,提升汽车塑料内饰视觉档次,有利于营造出最舒适的车内空间。另外,通过一体直接注塑成型获得高品质外观,免去了现有汽车内饰产品蒙皮粘接等后加工流程,减低了内饰零部件总成的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质感汽车内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丙烯 40-70份,
柔软剂 1-10份
补强剂 10-25份
促进剂 2-8份
高弹体 5-20份
矿物粉 5-25份
功能助剂1-3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熔融指数为20-100g/10min,优选熔融指数为 30-60g/10min。
更进一步地,所述柔软剂为季戊四醇脂肪酸酯、甘油单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端羟基聚硅氧烷、氨基聚硅氧烷、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中的一种,优选端羟基聚硅氧烷。
更进一步地,所述补强剂为聚酰胺66、聚酰胺6、芳香族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醚(PPO)、聚碳酸酯中的一种;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更进一步地,所述促进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防老化编织袋
- 下一篇:一种抗菌驱螨塑料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