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脱困、侧方位停车以及举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7644.9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国;李琤;王云霞;李源;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9/205 | 分类号: | B60S9/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液压升降柱 停车 举升 液压升降机构 移动控制装置 千斤顶 汽车底盘 汽车举升 升降运动 移动动作 装置结构 向后 车轮 脱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脱困、侧方位停车以及举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汽车举升及移动控制装置,本发明在汽车底盘下安装4个或4个以上液压升降柱,通过液压升降柱之间的升降运动,使得汽车脱离地面进行向前或向后或向左或向右的移动动作,通过设置液压升降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汽车脱困解决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脱困装置结构复杂、无法实现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在汽车发生陷坑时,具有自动脱困功能;在狭小的空间中,能够进行侧方位停车;并在更换车轮时,具有千斤顶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汽车举升及移动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脱困、侧方位停车以及举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本装置在车辆陷入松软路面时,能够将车辆升起并能自动移出松软路面,也可以作为侧方位停车装置,并具有千斤顶的功能。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中,如果遇到松软路面,例如草地、泥泞的土路等,则会很容易陷入其中并无法驶出,这时只能等待救援,给驾驶带来极大的困扰。另外,在城市狭小的空间进行侧方位停车,也是众多驾驶员面临的难题。
目前,科技人员已经注意这个问题并进行大量研究,但是获得的成果却经不住推敲,即研究的成果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例如:设有遥控器的汽车轮胎陷坑自救脱困器(申请号:201610052544.1)通过在汽车轮胎上装配包含控制机构、顶头机构和锁紧机构等,在车轮陷入泥土时,通过遥控该机构,将车轮顶起。该装置造成以下不利因素:一是增加车轮重量、二是车轮没有空间可以安装、三是结构复杂、四是不能在松软路面上脱困。一种便携式汽车轮胎陷坑自救脱困器(申请号:201610053176.2)在轮胎上安装支撑柱,帮助车辆脱困。该专利的装置安装困难,且脱困效果不明显。
一种汽车底盘(申请号:201620187092.3)在车辆发生陷坑时,通过液压机构,汽车底盘中升起四个万向轮将汽车顶起。一种小汽车的脱困自救方法和装置(申请号:201510859347.6)该装置在发生陷坑时,在汽车尾部升起一个支撑脚将汽车顶起。上述两个专利具有相似性,都无法实现脱困,升起的万向轮或支撑脚还是会陷入松软路面中。
另外,在侧方位停车技术中,一种是利用地方的设施进行停车,另一种是利用车载设备进行停车,但是功能单一。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专利真正的满足:在汽车发现陷坑时,能自动脱困,并且该装置还能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侧方位停车,并具有千斤顶的功能。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汽车脱困、侧方位停车以及举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在汽车底盘设置液压升降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汽车脱困解决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脱困装置结构复杂、无法实现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在汽车发生陷坑时,具有自动脱困功能;在狭小的空间中,能够进行侧方位停车;并在更换车轮时,具有千斤顶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汽车脱困、侧方位停车以及举升的控制方法,在汽车底盘下安装4个或4个以上液压升降柱,通过液压升降柱之间的升降运动,使得汽车脱离地面进行向前或向后或向左或向右的移动动作。
上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当汽车受困时,根据受困位置选择汽车的运动方向;
步骤二、决定方向后,闭合和运动方向相反的复位开关,和运动方向相反位置的液压升降柱伸出直至液压升降柱端部的底板接触地面,复位开关断开;
步骤三、闭合和运动方向相同的复位开关,和运动方向相同位置的液压升降柱伸长推动底板的前端向地面移动,直至所有液压升降柱的伸出长度一样,复位开关闭合,车辆被顶离地面;
步骤四、闭合控制出油阀的复位开关,液压升降柱缩回,直至回到初始位置,汽车向决定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步骤五、重复步骤一至四,直至车辆移到理想位置并脱困。控制方法中,液压升降柱对称安装在汽车底盘下,液压升降柱运动时,至少两个及以上液压升降柱同步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