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电路、可插拔子模块及其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3240.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7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谭崇飞;周伟华;尹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冬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电路 可插拔子 模块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电路,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具有输出针脚,信号处理模块能将输入信号转换成并行输出信号,并行输出信号通过并行输出针脚输出;二极管识别组件,与并行输出针脚相连接,其中二极管识别组件内的二极管的排布方式标识一识别信息。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于与主模块相连接的可插拔子模块及其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电路、可插拔子模块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中,许多产品包括主模块和若干子模块所构成的架构。其中,子模块可以是可插拔的子模块,因此在将这些子模块与主模块形成连接时,用户需要对子模块进行识别。
传统的识别方式需要子模块具有CPU、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相关固件,并且还要利用到诸如SPI/I2C总线的总线。例如,图1示出了可以实现这种识别方式的一个架构示例。其中,主模块1通过总线与子模块2连接。该子模块2除了功能电路3之外还必须包括CPU4以及相关电路5(例如功率电路、振荡电路等等)。
但,对于没有CPU或类似处理单元的子模块而言,例如通过SPI连接的某些IO扩展板(比如具有SPI接口的LCD或LED驱动板),传统的识别方式就不能适用。因为传统的识别方式需要子模块上具有CPU、FPGA或相关电路(功率电路、振荡电路等等)才能实现,但增加这些复杂电路和器件需要额外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识别电路、可插拔子模块及其识别方法。本发明不需要在子模块上设置CPU、FPGA等成本较高的元器件以及较复杂的识别程序,而是利用简单的二极管、电阻等电路结构就可以实现对子模块的识别(例如识别子模块的类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成本较低,可以节省PCB上的空间,且实现方式上更加灵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电路,包括:
信号处理模块,具有并行输出针脚,信号处理模块能将输入信号转换成并行输出信号,并行输出信号通过并行输出针脚输出;
二极管识别组件,与并行输出针脚相连接,其中二极管识别组件内的二极管的排布方式适于标识一识别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识别电路中,并行输出针脚包括浮动针脚和识别针脚,其中浮动针脚是不与二极管识别组件中的任何一个二极管相连接的针脚,其中识别针脚是与二极管识别组件中的一个二极管相连接的针脚。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识别电路中,进一步包括电阻和电源,其中识别针脚连接至二极管的负极,且二极管的正极经由电阻与电源相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识别电路中,二极管的排布方式包括浮动针脚和识别针脚的各自数量和/或排列次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插拔子模块,适于与一主模块相连接,可插拔子模块包括:
IO接口;
功能电路,与IO接口连接;
如以上所讨论的识别电路,其中信号处理模块经由一总线与IO接口相连接,且二极管识别组件的输出端与IO接口相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可插拔子模块中,IO接口是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包括时钟线路、主机输出端口线路和主机输入端口线路,其中,信号处理模块与时钟线路和主机输出端口线路相连接,且二极管识别组件的输出端与主机输入端口线路相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可插拔子模块中,信号处理模块是将串行信号转换成并行信号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上述的可插拔子模块中,二极管识别组件内的二极管的排布方式是为每一种可插拔子模块预设的,以区分不同种类的可插拔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3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R设备
- 下一篇:一种信号增强装置及OpenPOWER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