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豆及其液态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8935.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庆;路三江;卓晓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路诗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发酵 鹰嘴豆粉 豆粕粉 纳豆 氯化钠 纳豆芽孢杆菌 葡萄糖 发酵产物 纳豆激酶 液体发酵 种子培养 总蛋白酶 培养基 得率 活度 活化 发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豆及其液态发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纳豆芽孢杆菌活化、种子培养和液态发酵培养过程;其中,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液态发酵培养的培养基包括:鹰嘴豆粉4.5~6.5%、豆粕粉1.0~1.5%、氯化钠0.4~0.5%、葡萄糖0.3~0.6%,其余为水。本发明所述方法以鹰嘴豆粉和豆粕粉相互配合使用,二者协同作用,因而显著提高发酵产物中总蛋白酶活度和纳豆激酶活性;所述方法采用液体发酵方法,因而大大提高了发酵得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食品,具体为一种纳豆及其液态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鹰嘴豆种植历史悠久,可以适应温暖且较干旱的生长环境。有别于传统黄豆纳豆,鹰嘴豆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膳食纤维、蛋白质、钾、钙等六大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有研究证实,鹰嘴豆在改善糖尿病及其血脂代谢并发症的治疗中有正面影响,关于鹰嘴豆对血糖血脂的药理学调节实验也在积极进行。鹰嘴豆的开发应用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意义,其保健功效也越发受到人们关注。
纳豆激酶是直接作用在血管内血栓凝块的溶解纤维蛋白的酶,它通过水解作用或将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转换为血纤维蛋白溶酶,来减少血栓,其溶栓作用高于蚓激酶和尿激酶等,且不会增加出血等问题的风险。溶纤蛋白酶已经在多种物质中被发现并分离,特别是在富含蛋白质的传统发酵纳豆中。纳豆激酶除了消除血栓,还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压等功效。为获得高酶活的纳豆产品,有必要对其发酵工艺进行改进创新。
卫拯友等人(2009)对鹰嘴豆制作纳豆做过探究,其以鹰嘴豆为原料,采用新工艺进行发酵,发酵后的纳豆与以大豆为原料传统工艺发酵的纳豆相比较,缩短了发酵周期10h左右,提高发酵得率7.2~15%,特别是纳豆激酶酶活性提高5.0~15%左右,拉丝现象降低,纳豆激酶酶活性提高142%。
目前,以鹰嘴豆发酵纳豆的方法多以固态发酵为主,液态发酵少有报道。而衡量纳豆发酵的结果多以纳豆激酶为指标进行检测,很少有以GB/T 23527附录B(Folin酚法)进行总蛋白酶活度的检测。所以,有必要从检测总蛋白酶活度的角度,对以鹰嘴豆为原料进行的液态发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获得一种提高总蛋白酶活度和纳豆激酶活性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豆及其液态发酵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纳豆的液态发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纳豆芽孢杆菌活化、种子培养和液态发酵培养过程;其中,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液态发酵培养的培养基包括:鹰嘴豆粉4.5~6.5%、豆粕粉1.0~1.5%、氯化钠0.4~0.5%、葡萄糖0.3~0.6%,其余为水。
传统纳豆以黄豆为原料进行发酵获得,而食用脱脂黄豆粉(豆粕)是黄豆榨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其中富含蛋白质,为发酵提供了更多氮源;发酵之后的豆粕可以有效去除抗营养因子,使其所含的氨基酸组成比例更加合理。上述液态发酵培养基中速效碳源的含量较少,加入的葡萄糖作为速效碳源,可以缩短细胞生长的滞留期。
优选的,所述液态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37℃,时间为36~48h。在该液态发酵培养温度下,纳豆芽孢杆菌可迅速分裂繁殖。
优选的,所述液态发酵培养的转速为210~250r/min。纳豆芽孢杆菌(即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是好氧菌,通过提高转速可提高液态发酵培养基的溶氧量。
优选的,液态发酵培养过程中,以体积分数计,种子液接种至液态发酵培养基上的接种量为2~5%。进一步的,接种量为2%,在此接种量条件下,纳豆芽孢杆菌的繁殖更为迅速。
优选的,液态发酵培养过程中,液态发酵培养基的装载量为每500mL的容量瓶装载60~80mL的培养基。进一步的,装载量为每500mL的容量瓶装载80mL的培养基。降低装液量也是增加液态发酵培养基溶氧量的方式之一,但是装载量过低会导致培养基的营养物质消耗殆尽,因此装载量以80mL/500mL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路诗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路诗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8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丝形状大豆意大利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素食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