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制动车辆在线充气及检测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7897.8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夏江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B60T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013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阀 储气筒 四回路 充气 制动 并联连接 检测系统 行车制动 制动车辆 制动系统 驻车制动 单向阀 干燥器 后车 气压 检测技术领域 第一电磁阀 空气压缩机 安全隐患 充气接口 单向阀管 干燥器管 汽车制动 生产节拍 阀管 时长 调试 发动机 发现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动及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压制动车辆在线充气及检测系统与方法,空气压缩机与单向阀管连接,所述单向阀与干燥器管连接,所述干燥器与四回路阀管连接;所述充气接口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在单向阀与干燥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四回路阀通过管路并联连接有后车制动储气阀、前行车制动储气阀、辅助用气储气筒、驻车制动储气筒。该发明通过四回路阀通过管路并联连接有后车制动储气阀、前行车制动储气阀、辅助用气储气筒、驻车制动储气筒,降低了车辆在通过发动机工作充气时长,缩短生产节拍的;同时,可在线上对制动系统进行调试,提前发现制动异常,降低了制动系统缺陷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动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压制动车辆在线充气及检测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气压制动的车型通过发动机工作带动空气压缩机工作,空气压缩机工作后向系统的储气罐输入高压气体,从而使得车辆制动系统拥有制动能源(高压气体),从而使得车辆能够进行制动;而一般车辆在线生产时只在尾程起动发动机,而此时对制动充气要等待较长时间,同时由于没进行过调试测试,制动系统还无法确定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此时如果开车下线,有可能发生制动漏气从而使得制动不正常甚至无制动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的气压制动充气时间长,一般空气压缩机对车辆制动充气需要90秒左右的时间;车辆在完成装配后才能进行起动,从而造成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在接近车辆下线的时间点,此时等待时间较长;目前生产线对车辆制动系统并没有在线检测的方法及设备,往往通过车辆下线后在调试进行测试。造成车辆如果制动不正常,如果微小幅度漏气,容易使得驾驶人员难以判断刹车距离容易在下线的时候发生撞击事故;更进一步如果制动完全失效,车辆将无法停止,发生撞击事故的可能更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气压制动充气时间长,一般空气压缩机对车辆制动充气需要90秒左右的时间;车辆在完成装配后才能进行起动,从而造成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在接近车辆下线的时间点,此时等待时间较长;目前生产线对车辆制动系统并没有在线检测的方法及设备,往往通过车辆下线后在调试进行测试。造成车辆如果制动不正常,如果微小幅度漏气,容易使得驾驶人员难以判断刹车距离容易在下线的时候发生撞击事故;更进一步如果制动完全失效,车辆将无法停止,发生撞击事故的可能更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压制动车辆在线充气及检测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压制动车辆在线充气及检测系统,所述气压制动车辆在线充气及检测系统包括有充气接口、空气压缩机、单向阀、干燥器、四回路阀、后车制动储气阀、前行车制动储气阀、辅助用气储气筒、驻车制动储气筒、第一电磁阀;
所述空气压缩机与单向阀管连接,所述单向阀与干燥器管连接,所述干燥器与四回路阀管连接;
所述充气接口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在单向阀与干燥器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四回路阀通过管路并联连接有后车制动储气阀、前行车制动储气阀、辅助用气储气筒、驻车制动储气筒。
进一步,所述后车制动储气阀通过管路连接脚制动阀的J1引脚,所述前行车制动储气阀连接脚制动阀的J3引脚,所述脚制动阀的J2引脚连接继动阀,所述脚制动阀的J4引脚连接快放阀。
进一步,所述辅助用气储气筒通过管路并联连接辅助单向阀、离合助力单向阀、变速箱取气单向阀,所述辅助单向阀与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离合助力单向阀与第三电磁阀连接,所述变速箱取气单向阀与第四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驻车制动储气筒与手制动阀管连接,所述手制动阀与继动阀管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制动车辆在线充气及检测系统的充气方法,该充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7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