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智能机械手臂的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84638.X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彭科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科植 |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2;B25J17/02;B25J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智能 机械 手臂 机器人 | ||
1.一种具有智能机械手臂的机器人,包括躯体(1)、位于所述躯体(1)一侧与所述躯体(1)滚动连接的至少一个机械手(2)、位于所述躯体(1)底部与所述躯体(1)固定连接的移动脚(3),其特征在于:
所述躯体(1)包括:呈柱状的固定壳,在其一侧设置有滚动机构,所述机械手(2)通过所述滚动机构与所述固定壳滚动连接;
所述机械手(2)包括:掌部(21)和分别与所述掌部(21)活动连接的第一手指(23)、第二手指(24)以及第三手指(25),所述第一手指(23)包括依次连接且呈长条状的第一节指(11)、第二节指(12)和第三节指(13),所述第一节指(11)和第二节指(12)之间通过第一凸轮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节指(12)和第三节指(13)之间通过第一舵机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第三节指(13)和所述掌部(21)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连接;肢体部(22),其一端与所述掌部(21)通过一腕部机构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滚动机构连接;
所述移动脚(3)包括:固定架(31),呈“工”字型,其上部与所述躯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地面接触;
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包括:
依次啮合的第一齿轮(101)、第二齿轮(102)、第三齿轮(103)以及第四齿轮(104);
所述第一齿轮(101)、第二齿轮(102)、第三齿轮(103)以及第四齿轮(104)分别一一对应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以及第四固定轴;
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以及第四固定轴分别通过轴承与一第一固定板滚动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101)和第二齿轮(102)分别通过轴承与一第二固定板滚动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101)与所述第一节指(1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轴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滚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指(12)滚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舵机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106);
还包括设置位于所述第三节指(13)上的第一固定架(121)、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指(12)上的第二固定架(131),所述第一固定架(121)和第二固定架(131)分别与所述第三节指(13)和第二节指(12)呈凹字型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架(121)置于第二固定架(131)内,所述第一固定架(121)和第二固定架(131)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贯穿孔;
第一贯穿轴,贯穿贯穿孔与第二固定架(131)固定连接与第一固定架(121)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贯穿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105),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06)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器人,其特征是:
所述腕部机构包括分别呈柱状第一手腕部和第二手腕部,所述第一手腕部与所述掌部(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腕部与所述第二手腕部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第一弧形结构(51),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孔,与所述第一手腕部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结构(51)与所述第一手腕部转动连接;
第二弧形结构(61),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孔,与所述第二手腕部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结构(61)与所述第二手腕部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弧形结构(51)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弧形结构(61)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一第四舵机(511)的输出轴;
所述第二旋转轴连接一第五舵机(611)的输出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科植,未经彭科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6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