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处理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4617.8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敦楠;王文;加鹤萍;王泳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1;B60L5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102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处理 电动汽车 智能 充电 系统 | ||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中,包括:
充电停车位,其进口端设置有道闸;所述充电停车位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充电停车位上重量的重力传感器;所述道闸上设置有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所述道闸包括支撑架和横杆;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充电停车位的进口端,所述横杆以可沿所述支撑架上下运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横杆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重力传感器分别连接,以在所述重力传感器感应的重量值低于设定的下限,且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信号时,控制所述横杆沿所述支撑架向上运动;
充电桩,其上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对接装置,且所述第一对接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头的表面齐平;所述第一对接装置为中间具有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夹层内设置有触碰开关,且所述触碰开关位于靠近所述充电插头表面的一端,并与所述充电桩通讯连接,所述触碰开关的上方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对接装置表面的弹性触头,所述弹性触头的第一端在无外力作用时与所述触碰开关间具有间隔,所述弹性触头在有外力推动时,所述弹性触头向内移动,并在所述弹性触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对接装置的表面平齐时,所述弹性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触碰开关相抵顶;所述充电桩上设置有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连接于所述重力传感器,并在所述重力传感器感应的重量值低于设定的下限时,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发射信号;所述第一对接装置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夹层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接装置外壁弧面配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孔洞配合的弧形凸起,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背面,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夹层与所述固定板的背面相对的一侧,且所述伸缩轴受控于所述触碰开关,以使所述触碰开关闭合时,所述伸缩轴伸长,并将所述固定板推送至与所述夹层的内壁贴合,并使所述弧形凸起由所述孔洞凸出于所述第一对接装置的外壁;充电插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对接装置,所述第二对接装置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凸起相配合的凹坑;
充电插口,其设置于电动汽车的车身上,所述充电插口与所述充电插头对接,以对所述电动汽车充电;
电量监控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身上;所述电量监控装置包括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监控模块、提醒模块和GPS定位模块;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相配合;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提醒模块和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分别相连接,所述监控模块监控所述电池的电量,以在所述电池的电量达到设定的下限时,使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开启,并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发射的信号,所述提醒模块发出电量过低提醒;所述GPS定位模块内设置有规划模块,所述规划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以将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发射模块发射的信号按照距离由近及远进行排序,所述GPS定位模块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的位置进行路径规划;所述电量监控装置内还包括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监控模块、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里程表分别连接,以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和里程表的里程数分析所述电池的电量与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监控模块,以指导对所述电池的电量的下限值的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中,所述电量监控装置内还包括第二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中,还包括:
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充电桩内,并与所述触碰开关通讯连接,以在所述电动汽车达到设置充电电量时,控制所述触碰开关断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中,所述充电插口的表面设置有盖体,以将所述充电插口的表面覆盖,且所述盖体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6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