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水面救助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2865.9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闫舟洲;王祖温;李炯;李宣廷;陈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H21/17;B63H5/08;B63B43/14;B63C9/01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救助 浮力系统 机器人 救助系统 控制系统 推进系统 主体结构 海况 浮筒 恶劣海况 分开布局 救生设备 平台提供 人本发明 水面平台 稳定性强 遥控控制 救助 行驶 救援 水面 | ||
1.一种无人水面救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由主体结构、推进系统、浮力系统、救助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其中主体结构由支撑板(7)下固定4条支腿(5)构成;带有可自动收放救助网的救助系统固定在主体结构的支撑板(7)上,浮力系统固定连接在主体结构的支腿(5)上,为整个机器人提供浮力;浮力系统和主体结构组成了一个稳定的水面平台;同时浮力系统固定连接推进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接收基站遥控信号实现对推进系统和救助系统的控制,实现机器人的海上行进和救助;所述的救助系统由救助电机(8)、卷筒固定架(9)、轴承座(10)、绕线卷筒(11)、涡轮蜗杆减速器(12)、2个滑轮支撑架(13)、绕线滑轮(14)以及救助网组成;救助电机(8)、卷筒固定架(9)、涡轮蜗杆减速器(12)、2个滑轮支撑架(13)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体结构的支撑板(7)上,救助电机(8)的输出轴与涡轮蜗杆减速器(12)的输入轴通过链条连接,传递救助电机(8)的动力,轴承座(10)通过螺栓固定在卷筒固定架(9)上,绕线卷筒(11)的上端穿过轴承座(10),下端与涡轮蜗杆减速器(12)的输出轴相连,可跟随涡轮蜗杆减速器(12)的输出轴旋转,绕线滑轮(14)通过螺栓固定在滑轮支撑架(13)上,救助网展开为一个平面,救助网两个角分别固定在2条支腿(5)上,另外两个角连接在钢丝绳上,钢丝绳通过绕线滑轮(14)连接在绕线卷筒(11)上,绕线卷筒(11)的旋转可带动钢丝绳的运动,从而带动救助网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面救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结构由支撑板(7)下固定4条支腿(5)构成,4条支腿(5)通过支腿连接座(6)分别连接在支撑板(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面救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系统包括2个推进电机(1),推进电机(1)分别固定连接在主体结构后方的两条支腿(5)的浮筒(2)上,同时推进电机(1)上带有螺旋桨,推进电机(1)旋转带动螺旋桨旋转为机器人提供海上行进动力,并通过2个推进电机(1)的转速不同实现机器人行进过程中的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面救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力系统由4个分布在同一平面的浮筒(2)构成,4个浮筒(2)固定连接在主体结构的支腿(5)上,为整个机器人提供所需的浮力,其中主体结构后方的2个浮筒(2)上连接推进电机(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水面救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个浮筒(2)固定连接在主体结构的支腿(5)上,4个浮筒通过浮筒连接架(3)和连接法兰(4)分别固定连接在4条支腿(5)上,与主体结构构成一个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人水面救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2)为胶囊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8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风浪能力的小尺度无人艇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无人船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