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灾速救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9696.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正光恒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箱 火灾 机器人 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热释红外传感器 无线通讯系统 火焰传感器 控制机器人 声音传感器 摄像头 供氧系统 滑动机构 控制系统 人本发明 升降机构 有效减少 抽气泵 机械臂 消防队 风扇 履带 车轮 电机 电源 侧面 驱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灾速救机器人,包括装载箱,驱动装载箱的车轮、履带和电机,装载箱上方设有摄像头、风扇和声音传感器,装载箱内部设有抽气泵、供氧系统和滑动机构、升降机构和机械臂,在装载箱的四侧面均设有热释红外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在装载箱内部还设有控制机器人各动作的控制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及电源。本机器人可辅助消防队员对火灾中的被困人员营救,有效减少了伤亡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机器人开发及应用领域,具体是一种火灾速救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火灾的营救通常是让消防员进入火场进行救援,在救援过程中对消防员本身存在生命安全,由于火场的烟雾比较大,会影响到消防员的视野,使其不能及时的发现伤员,耽误营救时间;再者即使发现伤员,在伤员受伤的情况下也较难将其带出火灾现场。如果消防员能够在进入火场之前对火场内情况有所了解或之前已知伤员的具体位置或不用消防员本人进入火场,只需通过控制机器人即可把伤员救出,那么可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因此能够辅助消防员进行救援的火灾速救机器人有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技术的不足,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火灾速救机器人,通过该机器人消防员可在进入火场之前了解火场内的情况和待救人员的具体位置,还可通过控制该机器人将伤员救出火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灾速救机器人,包括装载箱,驱动装载箱的车轮、履带和电机,装载箱上方设有摄像头、风扇和声音传感器,风扇设置在摄像头后方,装载箱前侧面是可自动开合的自动门,装载箱内部设有抽气泵、供氧系统和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前端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固定一L型铲板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包括固定臂、活动臂和电动缸,所述固定臂的头端与活动臂铰接,固定臂的下端与电动缸铰接,电动缸的伸缩杆连接活动臂,在装载箱的四侧面均设有热释红外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在装载箱内部还设有控制机器人各动作的控制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及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导轨、滑块和滑动板,所述导轨固定在装载箱底面,所述滑块下端连接导轨,上端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通过丝杠、螺母座连接滑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根支柱,支柱固定在滑动机构上,支柱上下两端均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有链轮、链条,转动轴一端连接升降电机,链条上固定升降板。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臂上安装有灭火器。
进一步的,所述铲板上设有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是蓄电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消防员可通过无线通讯系统控制该机器人的运动,在机器人进入火场后,可通过装载箱上的摄像头观察到火场内的情况,通过装载箱上的其它传感器可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发现伤员后,打开装载箱上的自动门,通过滑动机构、升降机构和机械臂将伤员送入装载箱,送入装载箱后关闭自动门,通过抽气泵将装载箱内的烟雾抽走,然后通过供氧系统为装载箱内的伤员供氧。本机器人可快速救出火灾内的被困人员,可极大程度减少生命损失。
2、通过机械臂上的灭火器,可在发现被困人员后通过控制机械臂将被困人员周围的明火熄灭,减少伤亡,方便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3、在铲板上设置护栏,可有效保护被困人员,也方便被困人员抓扶。
4、通过可充电的蓄电池为机器人供电,电源使用时间长,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正光恒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正光恒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9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