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如厕与康复训练多功能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8744.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吉硕;刘勇;孙震源;闫建超;徐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A61G5/1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如厕 康复训练 多功能 轮椅 | ||
1.一种智能如厕与康复训练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传动箱(1)、侧向三角主框架(2)、传动底座(3)、脚踏(4)、传动伸缩支杆(5)、座椅装置(6)、三号皮带(7)、二号皮带(8)、一号皮带(9)、车轮(10),两个侧向三角主框架(2)分别与主控传动箱(1)焊接,两个传动底座(3)分别与对应的侧向三角主框架(2)焊接,四个传动伸缩支杆(5)上端铰接于座椅装置(6)下方,下端啮合于传动底座(3)内;车轮(10)固定在传动底座(3)的底部;
所述的主控传动箱(1)包括一号皮带轮(101)、二号皮带轮(102)、三号皮带轮(103)、从动轴(104)、从动齿轮(105)、电机(106)、轴承支座(107)、主动轴(108)、主动齿轮(109),所述主动轴(108)、从动轴(104)通过轴承支座(107)固定于主控传动箱(1)内,其上分别销接固定主动齿轮(109)和从动齿轮(105),主动齿轮(109)与从动齿轮(105)啮合;电机(106)固定在主控传动箱(1)内部并通过主动轴(108)带动主动齿轮(109)转动,同时带动从动齿轮(105)转动,从而带动两侧的一号皮带轮(101)、二号皮带轮(102)、三号皮带轮(103)转动,进而向下传导动力;
所述的侧向三角主框架(2)包括:弧形推手(201)、一号轴承(202)、主支撑管架(203)、第一丝杠轴(204)、第一丝杠螺母(205)、一号锥齿轮(206)、锥齿轮轴(207)、二号锥齿轮(208)、底座方管(209)、斜支撑架(210)、扶手支架(211)、扶手外套管(212)、扶手内套管(213)、扶手盖板(214)和四号皮带轮(215),所述主支撑管架(203)与底座方管(209)焊接,斜支撑架(210)两端分别固定于主支撑管架(203)和底座方管(209)上,所述弧形推手(201)竖直管部分直接套入主支撑管架(203)顶端管内,二者内外径为间隙配合,通过弧形推手(201)竖直管上两个焊接的卡销与主支撑管架(203)顶端倒F形开槽配合,实现弧形推手(201)在主支撑管架(203)上端管内上下限位和轴向的内外旋转效果;所述第一丝杠轴(204)上下两端光轴位置的外径与两个一号轴承(202)内径过盈配合,一体置入主支撑管架(203)内部,两个一号轴承(202)外径与主支撑管架(203)内径过盈配合固定,第一丝杠轴(204)在主支撑管架(203)内实现上下限位固定和轴向自由转动;第一丝杠螺母(205)内螺旋槽套在第一丝杠轴(204)外螺旋槽上,第一丝杠螺母(205)外径两个对向凸起与主支撑管架(203)管壁内径的对向内开槽啮合卡位;所述第一丝杠轴(204)下端与二号锥齿轮(208)同轴焊接后与一号锥齿轮(206)啮合;一号锥齿轮(206)与四号皮带轮(215)同轴焊接固定在锥齿轮轴(207)上,并固定在底座方管(209)中;一号皮带(9)套在四号皮带轮(215)上,四号皮带轮(215)通过二号锥齿轮(208)、一号锥齿轮(206)之间的啮合关系实现第一丝杠轴(204)的转动;所述扶手外套管(212)左端上部与扶手盖板(214)左端下部铆接固定,内径与扶手内套管(213)外径间隙配合并在顶端开槽,扶手内套管(213)左端顶部两个间隔凸起穿过扶手外套管(212)顶部开槽后卡入扶手盖板(214)下部内开槽的槽内,所述扶手支架(211)上端与扶手内套管(213)右端铰接固定,下端与传动伸缩支杆(5)铰接固定;
所述的传动伸缩支杆(5)包括S型支架(501)、外套管(502)、二号轴承(503)、第二丝杠螺母(504)、紧固销(505)、第二丝杠(506)、内套管(507)、三号锥齿轮(508)、包裹装置(509)、锥齿轮传动组合(510)、轴承座(511),所述S型支架(501)通过紧固销(505)与外套管(502)固连,所述外套管(502)套在内套管(507)外部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丝杠(506)上下两端光轴位置的外径与两个二号轴承(503)内径过盈配合,一体放置于内套管(507)内部,两个二号轴承(503)外径与内套管(507)内径过盈配合固定,第二丝杠(506)在内套管(507)内实现上下限位固定和轴向自由转动;第二丝杠螺母(504)内螺旋槽套在第二丝杠(506)外螺旋槽上,其外径上两个对向凸起与内套管(507)管壁内径的对向内开槽啮合卡位,外径两个对向销座置于内套管(507)的对向上下通体槽内,第二丝杠螺母(504)的两个对向销座与套在内套管(507)之外的外套管(502)下端的销座固定,所述第二丝杠(506)下端与三号锥齿轮(508)焊接固定,外套管(502)下端置入包裹装置(509)上端内径,并用紧固销(505)在销座处紧固成为一体件,三号锥齿轮(508)与锥齿轮传动组合(510)中的四号锥齿轮(5103)啮合实现传动;
所述的传动底座(3)包括四号皮带(301)、底座槽钢架(302)、五号皮带(303)、五号皮带轮(304)、摩擦带(305)和脚踏抱死装置(306),所述脚踏抱死装置(306)包括四轮滚动件(3061)、弹簧(3062)、摩擦盖板(3063)、内螺纹方垫片(3064)、螺栓(3065)和螺母(3066),所述摩擦带(305)粘接于底座槽钢架(302)内的左侧底部对应凸起位上,所述四轮滚动件(3061)内嵌于底座槽钢架(302)内的左侧中部两个沟槽内并可以前后自由移动,所述弹簧(3062)上下两端分别与四轮滚动件(3061)和摩擦盖板(3063)固连,所述内螺纹方垫片(3064)内嵌于摩擦盖板(3063)下面内开槽,所述螺栓(3065)从下向上依次穿过脚踏(4)的圆孔、底座槽钢架(302)左侧底面通槽、内螺纹方垫片(3064)、摩擦盖板(3063)圆孔,与螺母(3066)紧固,通过四轮滚动件(3061)在沟槽内滚动,吊着脚踏抱死装置(306)和脚踏(4)一起沿底座槽钢架(302)的左侧底面通槽前后自由平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7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远程会诊医疗巡诊车
- 下一篇:一种不对称的轮椅手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