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及后轮扭力梁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6590.8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1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8 | 分类号: | B60G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轮 扭力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轮扭力梁,包括纵梁和架撑于纵梁上用于安装车轮制动器的安装支架,纵梁上设置有对安装支架的架撑位置沿车轮制动器的前束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和固装安装支架的锁紧装置。后轮扭力梁包括纵梁和安装支架两部分,二者通过锁紧装置固接,为可拆卸的安装结构。安装支架在调整其与纵梁的安装位置时,松开锁紧装置,通过调节装置驱动安装支架沿车轮前束方向摆动,完成调节将锁紧装置固定,即实现对车轮制动器的在前束范围内的调整,规避了因制造误差、工装磨损造成的前束不满足要求,进而规避了后轮异常磨损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后轮扭力梁结构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及后轮扭力梁。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轿车、SUV的后悬架大多数采用扭力梁半独立悬架,参见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半独立悬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后轮扭力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车轮3`与制动器2`通过螺栓与扭力梁上的安装支架1-2`连接;扭力梁的安装支架1-2`与扭力梁的纵梁1-1`焊接在一起;安装支架1-2`上的制动器安装面1-3`与整车的纵向中心面的夹角不可改变,即后轮的前束不可改变。
此类结构的扭力梁,后轮前束通过制造过程中的工装保证,但无法规避由于制造误差、工装磨损导致的后轮前束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进而导致后轮异常磨损等问题。
因此,如何避免后轮前束对后轮异常磨损的影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轮扭力梁,以避免后轮前束对后轮异常磨损的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轮扭力梁,包括纵梁和架撑于所述纵梁上用于安装车轮制动器的安装支架,所述纵梁上设置有对所述安装支架的架撑位置沿所述车轮制动器的前束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和固装所述安装支架的锁紧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扭力梁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与所述车轮制动器安装配合的支架本体,和与所述纵梁固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沿二者的支撑方向插装的转动销轴。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扭力梁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调节块,和架撑于所述纵梁上,驱动所述调节块绕所述转动销轴转动的调节杆。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扭力梁中,所述调节块的驱动端面上开设有调节齿,所述调节杆的驱动端设置有与所述调节齿啮合的驱动齿。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扭力梁中,所述纵梁上开设有沿其支撑方向布置的,架撑所述调节杆的调节杆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杆安装孔位置对应的调节窗口,所述调节块固设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调节窗口的边缘;所述调节块的驱动端面为圆弧形驱动端面。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扭力梁中,所述调节窗口为扇形调节窗口,所述调节块固设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调节窗口扇形端面的一侧,所述调节块的驱动端面与所述调节窗口的曲率一致。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扭力梁中,所述纵梁的底端设置有对所述调节杆的调节端进行锁紧限位的锁紧螺母。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扭力梁中,所述转动销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中部,所述调节块的调节中心与所述转动销轴偏心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扭力梁中,所述锁紧装置为贯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纵梁的支撑方向,对二者进行锁紧的锁紧螺栓;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架撑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栓安装孔,所述螺栓安装孔为条形螺栓安装孔。
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后轮扭力梁,所述后轮扭力梁为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后轮扭力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6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臂旋转驱动机构和无人平台车
- 下一篇:车辆的悬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