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麻红茶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4585.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郝志龙;章芳敏;林宏政;金心怡;徐邢燕;黄月萍;李鑫磊;陈寿松;张妍;陈颖;周思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七境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8;A23F3/12;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麻 红茶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麻红茶及其加工工艺。工艺流程为:鲜叶萎凋、揉捻、添加天麻粉、揉捻、添加天麻粉、揉捻、发酵、干燥。本发明由于在茶叶揉捻时添加了名贵中药材天麻粉,还添加有葛根粉、亚麻籽油;充分拌匀并干燥,能使天麻粉充分融于茶叶中,茶叶吸收能其有效成分,使茶叶在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基础上,增添了新的营养成分,既改善了茶叶风味,提高茶叶的甜醇度,又增强了茶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麻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红茶是发酵茶,以适宜的茶树新梢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有诸多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品质,据研究,红茶具有利尿消水肿、消炎杀菌、提神消疲,增强记忆、生津清热和解毒等功效。
天麻,为兰科天麻属植物,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以冬麻为好),是名贵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以云南昭通产者为优。富含天麻素,香荚兰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其性辛、温,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中枢神经调节的功效。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将红茶与天麻粉混合并制成天麻保健红茶,充分发挥二者的保健功效,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睡眠等具有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麻红茶的制作工艺。该法操作简便,可行性高,为充分发挥红茶与天麻的药用保健功效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使用方式,所制备的天麻保健红茶对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缓解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头痛具有很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麻红茶,包括以下原料制成:天麻粉、红茶、葛根粉、亚麻籽。
按质量比计,天麻粉:红茶:葛根粉:亚麻籽油=1:5:0.5:0.1。
一种天麻红茶的制作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品质良好的天麻,将其用粉碎机打成40-60目筛之间的粉末备用;
(2)挑选适合做红茶的鲜叶,萎凋至适度:叶片变软,叶色转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青草气消失,并散发出香气;
(3)先用揉捻机将萎凋叶揉捻至50%芽叶紧卷成条,茶汁略有溢出,茶表面有湿润感,茶坯局部发红,有较浓青草气味;
(4)将天麻粉向步骤(3)所得红茶分两次等量添加,向红茶添加其中一份天麻粉后继续揉捻至茶叶70%成条后,再添加第二份天麻粉,继续揉捻至90%成条,细胞破碎率达85%以上,并使茶叶与天麻粉充分混匀;然后再加入葛根粉和亚麻籽油,继续揉捻20~30min;
(5)将步骤(4)揉捻好的揉捻叶,按8-10cm的摊叶厚度放置在发酵框内,置于适度条件(温度24-25℃,相对湿度95%)下发酵3-4h至叶色泽红铜色红,略有甜花果香味;
(6)立即将发酵适度的茶叶按2-3cm厚度均匀摊放于烘箱托盘中,迅速移至120℃烘箱中烘干15min,然后降至100℃干燥50-60min至足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红茶和天麻制成保健茶,用开水冲泡后,红茶与天麻保留其原本各自功效外,同时各自的成分溢出并融合,红茶中富含营养物质,天麻中富含天麻素,二者结合,对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缓解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头痛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添加的亚麻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不仅能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而且对于延长红茶的保质期限有很好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七境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七境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