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失调角的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2681.4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6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高思远;张宏巍;储海荣;张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G1/54 | 分类号: | F41G1/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失调角 二维矩阵 激光 导引头 二轴转台 数组 俯仰 偏航 校正 矩阵 校正数据 俯仰角 偏航角 索引 转动 测量 直接测量 角度步 视场 预设 驱动 保存 记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失调角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导引头安装在二轴转台;驱动二轴转台以使二轴转台在在导引头的整个视场中以第一预设角度步进转动,并记录二轴转台在每个俯仰偏航角度值,导引头测量得到的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偏航激光失调角;导引头测量得到的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偏航激光失调角,得到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其中第一二维矩阵为二轴转台转动的角度矩阵,第二二维矩阵为导引头测得的激光失调角矩阵;根据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得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并将所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以作为校正数据进行保存;导引头直接测量得到的角度值得到索引值,并根据所述索引值和校正数据得到校正后的激光失调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制导的测量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失调角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半主动导引头为激光制导武器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光半主动导引头分为捷联式激光半主动导引头和框架式激光半主动导引头。其核心组件为激光四象限探测器及其后处理电路。激光漫反射信号被激光四象限探测器接收转化成电信号,经过后处理电路的整形、调理、模数转换、增益控制和测角补偿计算,得到激光失调角,形成导引头制导输出信号。其中四象限探测器激光失调角的计算是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失调角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制导精度,是激光制导武器命中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激光失调角的计算过程主要包括和差计算和实时校正两个环节。和差计算是将四象限探测器四个象限的激光脉冲信号的峰值按照和差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光斑重心在探测器光敏面的位置。和差计算完成后进入实时校正环节,实时校正对和差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判断,分类和校正,用以消除激光半主动导引头中的多项系统误差。经典的校正方法包括四象限探测器光敏面俯仰方向和偏航方向的轴上点校正,该方法的特点是当光斑重心位于四象限探测器光敏面俯仰方向或偏航方向的轴上时,校正结果比较准确,但是当光斑重心不在轴上时,校正结果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光斑重心位于四象限探测器光敏面俯仰方向或偏航方向的轴上时校正结果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激光失调角的校正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例的激光失调角的校正方法,所述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导引头安装在二轴转台;
驱动二轴转台以使二轴转台在在导引头的整个视场中以第一预设角度步进转动,并记录二轴转台在每个俯仰偏航角度值,导引头测量得到的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偏航激光失调角;
导引头测量得到的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偏航激光失调角,得到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其中第一二维矩阵为二轴转台转动的角度矩阵,第二二维矩阵为导引头测得的激光失调角矩阵;
根据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得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并将所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以作为校正数据进行保存;
导引头直接测量得到的角度值得到索引值,并根据所述索引值和校正数据得到校正后的激光失调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驱动二轴转台以使二轴转台在在导引头的整个视场中以第一预设角度步进转动,并记录二轴转台在每个俯仰偏航角度值,导引头测量得到的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偏航激光失调角;导引头测量得到的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偏航激光失调角,得到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其中第一二维矩阵为二轴转台转动的角度矩阵,第二二维矩阵为导引头测得的激光失调角矩阵;根据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得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并将所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以作为校正数据进行保存,并使用校正数据对导引头直接测量得到的角度值进行校正,因此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校正方法中当光斑重心不在四象限探测器光敏面俯仰方向或偏航方向的轴上时校正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使导引头在整个视场范围内的测角精度都有所提高,进而提高制导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激光失调角的校正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像方远心光路的中波红外目标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