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失调角的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2681.4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6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高思远;张宏巍;储海荣;张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G1/54 | 分类号: | F41G1/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失调角 二维矩阵 激光 导引头 二轴转台 数组 俯仰 偏航 校正 矩阵 校正数据 俯仰角 偏航角 索引 转动 测量 直接测量 角度步 视场 预设 驱动 保存 记录 | ||
1.一种激光失调角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导引头安装在二轴转台;
驱动二轴转台以使二轴转台在导引头的整个视场中以第一预设角度步进转动,并记录二轴转台在每个俯仰偏航角度值,导引头测量得到的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偏航激光失调角;
导引头测量得到的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偏航激光失调角,得到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其中第一二维矩阵为二轴转台转动的角度矩阵,第二二维矩阵为导引头测得的激光失调角矩阵;
根据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得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并将所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以作为校正数据进行保存;
导引头直接测量得到的角度值得到索引值,并根据所述索引值和校正数据得到校正后的激光失调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导引头安装在二轴转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调整激光发射方向和导引头的光轴方向之间的角度以到达第二预设角度;
发射激光并调整激光能量以使激光的能量到达预设能量值,
调节二轴转台的基座,使导引头的光轴指向漫反射板时二轴转台的俯仰角和偏航角均为第二预设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二轴转台以使二轴转台在导引头的整个视场中以第一预设角度步进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二轴转台的偏航角保持在初始偏航角度,二轴转台的俯仰角从初始俯仰角度以第一预设角度步进变化到最终俯仰角度;
二轴转台的偏航角以第一预设角度步进变化,二轴转台的俯仰角再次从初始俯仰角度以第一预设角度步进变化到最终俯仰角度,直到二轴转台的偏航角以第一预设角度步进变化到最终俯仰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二轴转台在每个俯仰偏航角度值,导引头测量得到的对应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对应偏航激光失调角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导引头的频率,得到对应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对应偏航激光失调角的个数;
根据所述个数,记录二轴转台在每个俯仰偏航角度值时,导引头测量得到的相应个数的对应俯仰激光失调角和相应个数的对应偏航激光失调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头测量得到的俯仰激光失调角和偏航激光失调角,得到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导引头测量得到的相应个数的对应俯仰激光失调角和相应个数的对应偏航激光失调角进行均值处理,得到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二维矩阵和第二二维矩阵,得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的步骤,具体包括:
以第一二维矩阵作为自变量,将第二二维矩阵的俯仰角作为因变量,并对第二二维矩阵的俯仰角进行曲面拟合,以及在整个视场范围内以预设的均匀化网格作为新的自变量得到俯仰角数组;
以第一二维矩阵作为自变量,将第二二维矩阵的偏航角作为因变量,并对第二二维矩阵的偏航角进行曲面拟合,以及在整个视场范围内以预设的均匀化网格作为新的自变量得到偏航角数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以作为校正数据进行保存的步骤,具体为:
一个存储单元中可以存储所述俯仰角数组和偏航角数组中的一个角度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头直接测量得到的角度值得到索引值,并根据所述索引值和校正数据得到校正后的激光失调角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导引头直接测量得到的俯仰角和偏航角、最终俯仰角度及预设的均匀化网格,得到俯仰角数组的行索引值和列索引值,并根据所述俯仰角数组的行索引值和列索引值,得到校正后的激光失调俯仰角;
根据所述导引头直接测量得到的俯仰角和偏航角、最终偏航角度及预设的均匀化网格,得到偏航角数组的行索引值和列索引值,并根据所述偏航角数组的行索引值和列索引值,得到校正后的激光失调偏航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6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像方远心光路的中波红外目标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