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相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2158.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4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鹏;胡尊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4 | 分类号: | C04B35/584;C04B35/626;C01B21/068;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刘鑫鑫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硅粉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相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四氯化硅在有机溶剂和液氨的两液相界面与液氨反应,得到前驱体硅亚胺;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或者甲苯与二甲苯的混合物;(2)将步骤(1)中所述硅亚胺进行热分解,得到无定形氮化硅粉体;(3)将步骤(2)中所述无定形氮化硅粉体进行结晶化处理,得到所述α相氮化硅粉体。本发明方法中,四氯化硅在有机溶剂和液氨的两液相界面与液氨反应,较低温度、稀释四氯化硅、控制加料速率可以减缓反应速率,有效控制前驱体的合成,避免前驱体形成团聚体,界面反应扩大了反应面积,加快NH4Cl溶于液氨;通过本发明制备出的得到的α‑Si3N4粉末,晶型、形貌可控,晶粒尺寸分布均匀,且工艺过程简单,可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驱体法制备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α相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高温工程材料中,氮化硅陶瓷性能优异突出。其力学性能好,硬度高、弹性模量高;热学性能稳定,热膨胀系数小、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不易被腐蚀;绝缘性好等。在化学耐腐蚀器件、发动机耐高温耐磨部分、汽车轴承、切削刀具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氮化硅陶瓷烧结初始粉末有α相和β相两种。初始粉末相对氮化硅陶瓷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α-Si3N4具有较大的溶解度、优异的烧结活性。从α-Si3N4溶解沉淀析出的β-Si3N4晶粒具有长柱状形貌和较大长径比,而由β-Si3N4粉末烧结的Si3N4材料仍保持等轴状晶形,力学性能较差。所以获得高α相氮化硅粉体,对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氮化硅粉体的主要生产方法有硅粉直接氮化法、碳热还原法、自蔓延法等。硅粉直接氮化法已实现工业大规模生产,但这种方法,α相含量不易控制;碳热还原法制备的氮化硅粉,残留的SiO2不易去除;自蔓延法,反应速率不易控制,获得的粉体杂质含量较高。此外,还有溶胶凝胶法、高温气相法等。这些方法成本较高、对原料要求严格、产量较低,不适宜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α相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加料方式、加料速率、热分解及结晶化处理条件,可获得高α相、长柱状和等轴状晶形、低杂质含量、低氧含量的氮化硅粉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α相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四氯化硅在有机溶剂和液氨的两液相界面与液氨反应,得到前驱体氨基硅或硅亚胺;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或者甲苯与二甲苯的混合物;
(2)将步骤(1)中所述硅亚胺进行热分解,得到无定形氮化硅粉体;
(3)将步骤(2)中所述无定形氮化硅粉体进行结晶化处理,得到所述α相氮化硅粉体。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甲苯与二甲苯的混合物中,甲苯与二甲苯的体积比可为(1~9):1,具体可为(1~3):1、1:1或3:1。
上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方法在所述反应之前按照如下步骤在反应釜中加料:将所述有机溶剂和所述液氨置于反应釜中,静置分层;将所述有机溶剂稀释的四氯化硅溶液加入所述有机溶剂中,所述四氯化硅扩散至所述静置分层得到的界面,即可完成所述加料。
所述有机溶剂和所述液氨的体积比可为4:(1~6),具体可为4:1。
所述有机溶剂稀释的四氯化硅溶液中四氯化硅体积浓度可为1%~25%,具体可为1%~10%、5%~10%、5%或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