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装置和带有检测装置的发动机连杆分选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2011.2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7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平;臧跃东;丁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28 | 分类号: | B07C5/28;B07C5/36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赵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发动机连杆 分选设备 杠杆原理 检测工序 生产效率 原理设计 种检测 比对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和带有检测装置的发动机连杆分选设备,采用杠杆原理和重量比对的原理设计了所述检测装置以提升所述发动机连杆的检测工序的生产效率,其中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比较发动机连杆的临界值重量,并减少检测失误情形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连杆的称重检测领域,尤其涉及检测装置和带有检测装置的发动机连杆分选设备及其分选方法。
背景技术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内的重要零件,由于动平衡的要求,需要严格控制其重量,进而控制合格的连杆的重量在临界值之内。随着市场发展及细分需求的出现,当前连杆对重量有较高的组别要求,所以需要称重不同重量的连杆,常见是采用皮带秤,通过皮带将物体传输到秤上面,然后由秤对物体和皮带同时进行称重,得到的数据包含皮带和物体的共同重量,减去皮带的重量就知道物体的重量,由于皮带是以环形方式包裹秤的,皮带的质量不能绝对均匀分布,这样影响了称重物体实际重量的正确性、准确性。另外一种方式是将连杆直接放到电子秤上进行重量检测,由于对负重和超重连杆需要进行逐一分选称重,电子秤经常需要校对,导致这种方案人工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不利于快速得出称重结果,有时候工人忽视校对,引起重量检测的不准确。还有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对连杆的重量进行检测,其仅能一定程度的表达批量生产的产品合格率,难以对每一个连杆的重量进行监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较大规模的汽车制造企业往往自行设计制造专用测量装置,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往往在万元左右;较小的制造企业由于技术力量的限制而难以自制,只能高价采购。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537138A公开了发动机连杆重量同步检测装置,其包括有设置在检测平台内部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检测平台外部的数显装置,压力传感器与数显装置彼此间采用电性连接,当发动机连杆位于检测平台上时,检测平台中的重量检测装置对于发动机连杆的重量进行检测,并将其重量数据与标准重量数据相比较,如若发动机连杆的重量符合标准,则通过下料平台之中的移料机械手将其传输至后续工艺设备之中,如若发动机连杆的重量不符合标准,则将其夹持至回收容器内。但是连杆一个型号一个标准,可以在450g--470g临界值范围内,也有在430-460g临界值范围内,也有在2000g-2100g 临界值范围内,估计有几千种类。现有的检测装置只能将重量数据与标准重量数据进行比较而忽视了临界值两端数值,本发明能自动检测出在临界值范围内的发动机连杆,并分拣合格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检测装置和带有检测装置的发动机连杆分选设备,采用杠杆原理和重量比对的原理设计了所述检测装置以提升所述发动机连杆的检测工序的生产效率,其中所述发动机连杆重量检测方法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比较发动机连杆的临界值重量,并减少检测失误情形发生。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检测装置和带有检测装置的发动机连杆分选设备,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标准托盘和一被测物托盘,所述标准物托盘分别以重量合格的上限或下限数值的连杆或砝码为对比物,当待测的发动机连杆放置于所述被测物托盘时,所述标准物托盘和所述被测物托盘能够自动地对被测发动机连杆和标准物的重量进行比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检测装置和带有检测装置的发动机连杆分选设备,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导电元件和一检测单元,所述导电元件的被设置于所述被测物托盘相邻地位置并形成检测区域,所述检测单元的正极连接于所述导电单元,负极连接于所述被测物托盘,当所述导电元件通过接触到所述被测物托盘而与所述检测单元形成通路,所述检测单元产生电信号;当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被测物托盘之间有间隙时无法形成通路,所述检测单元无法生成电信号,从而在后续根据所述电信号判断发动机连杆的重量是否超过临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宝锻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