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设空腔铸件的铸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735.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潘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04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1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设 空腔 铸件 铸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设空腔铸件的铸造方法,包括首先制备铸模,铸模包括模壳、陶瓷芯和芯棒,陶瓷芯外表面粘接有蜡模,陶瓷芯通过芯棒与壳腔内壁连接、再向铸模外表面涂覆适量涂料和耐火砂,最后对铸模加热,使蜡模和芯棒熔化后流出形成铸件;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浇注成形的过程中,当芯棒和蜡模融化后,陶瓷芯内的空腔与芯棒所占的空间位置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散热通道,浇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通道散发至外界中,使铸件在成形过程中各处的凝固速度和撒热速度分布均匀,热量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增大,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避免了铸件上产生缩孔、疏松等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模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设空腔铸件的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成型是目前机械制造加工的重要工艺方法,一般使用金属材料制成模具,再向模具中浇铸铸件原料,熔模铸造工艺是近几年广泛应用和发展的新型铸造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压蜡、修蜡、组树、沾浆、熔蜡、浇铸金属液及后处理等工序,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各种零部件的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铸件的轮廓和结构越来越复杂,对于一些具有细长孔、深孔、复杂内腔的熔模铸件,铸件蜡模、模组制作型壳过程,长孔、深孔、内腔等处无法涂洒涂料浆和砂,一般需要使用陶瓷芯预先埋入蜡模内腔,随蜡模、模组一起制作成型壳,但是,在铸件浇注过程中,由于型壳和陶瓷芯的材质根本不同,其热膨胀率也不相同,陶瓷芯散热较慢,致使“陶瓷芯”部位的合金液凝固时间长,容易在铸件表面上产生过热性缩孔、疏松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设空腔铸件的铸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设空腔铸件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铸模:所述铸模包括模壳、陶瓷芯和芯棒,所述模壳内设有壳腔,所述模壳和壳腔与设计图纸轮廓相吻合,所述壳腔内设有多个陶瓷芯,所述陶瓷芯外表面粘接有蜡模,所述陶瓷芯内设有芯腔,所述芯棒的一端插入所述芯腔内,所述芯棒的另一端与所述壳腔内壁连接;
步骤二:涂覆涂料和涂洒耐火砂:在步骤一所述铸模的表面上涂覆适量涂料,并涂洒适量的耐火砂;
步骤三:对步骤二所述涂覆好涂料和耐火砂的铸模进行加热,使其中的蜡模和芯棒熔化后流出,蜡模和芯棒熔化流出后空间形成散热通道,并获得铸件。
所述步骤一所述芯腔贯通所述陶瓷芯内部。
所述步骤一所述芯腔是设置在所述陶瓷芯外表面上的多个盲孔。
所述步骤一所述陶瓷芯内各处壁厚均不小于2mm。
所述步骤一所述芯棒的材质是非金属。
所述步骤一所述芯棒暴露于所述芯腔以外长度是20mm至30mm。
所述步骤三所述散热通道与步骤一所述模壳外壁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内设空腔铸件的铸造方法,在熔模铸造前首先制备铸模,铸模包括模壳、陶瓷芯和芯棒,其中陶瓷芯内设有空腔,浇注时,当芯棒和蜡模融化后,陶瓷芯内的空腔与芯棒所占的空间位置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散热通道,使浇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通道散发至外界中,弥补了由于陶瓷芯材料与模壳材料不同造成的散热速度不同的影响,使铸件在成形过程中各处的凝固速度较为均匀,热量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增大,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避免了铸件上产生缩孔、疏松等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铸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蜡模和陶瓷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陶瓷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蜡模和陶瓷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力式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以青蒿为君的芳香植物熏香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