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普速铁路的行车许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6263.4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腾;卢佩玲;张新明;李士祥;郭伟;武鹏;张浩;赵琳;王龙生;于建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铁路 行车 许可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普速铁路的行车许可控制系统,解决了CTCS‑0级列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列控系统的安全等级,适用于新建和既有200km/h及以下的普速线路。并且,CTCS‑1级列控系统行车许可控制方法可以减少普速铁路行车过程中对地面列控系统的依赖,大大简化了地面列控系统核心设备区域列控数据中心的设备复杂度,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该系统的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普速铁路的行车许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立足于中国铁路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分级形式满足不同线路运输需求的技术规范,在保证中国铁路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一、CTCS-0级列控系统。
目前中国的普速铁路主要使用的是CTCS-0级系统。CTCS-0级列控系统是铁路信号专业长期发展形成的一套技术安全保障系统,由通用机车信号和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构成。LKJ设备不负责行车许可的计算。仅通过车载存储的线路数据,计算速度控制值,实现安全速度的控制。同时,LKJ设备在列车运行途中采集记录与列车安全运行有关的各种机车运行状况信息,实现安全监测和信息传输。
但是,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行车许可是列车安全运行的行车凭证,因此,CTCS-0级系统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二、CTCS-2级列控系统。
CTCS-2级列控系统是CTC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轨道电路和点式应答器传输列车行车许可信息,并采用目标距离模式监控列车安全运行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2级列控系统的行车许可是基于轨道电路和点式应答器传输列车行车许可信息,其中点式应答器包括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
但是CTCS-2级列控系统不适用于普速铁路的行车控制,原因如下:
1)CTCS-2级列控系统作为200km/h及以上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整体方案,包括很多普速铁路不具备也不需要的功能,甚至与普速铁路的运营需求矛盾。
2)CTCS-2级列控系统采用有源应答器的方式传输列车动态数据,普速铁路由于站场复杂,如果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会造成有源应答器的大量使用,大幅增加建设和改造的费用。
3)CTCS-2级列控系统目前使用的线路设计、管理较为统一,普速铁路的列车业务复杂,管理流程不一致,CTCS-2级列控系统无法满足普速铁路运营需求。
4)CTCS-2级列控系统造价昂贵,普速铁路运营里程长、建设造价低、运营需求没有高铁线路要求高,CTCS-2级列控系统不适用于普速铁路。
三、CTCS-3级列控系统。
CTCS-3级列控系统是CTC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GSM-R无线通信实现地面与列车控制信息双向实时传输,无线闭塞中心(RBC)生成行车许可,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应答器实现列车定位,并以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作为后备模式。
CTCS-3级列控系统为列车生成行车许可的设备是RBC。RBC根据列车位置报告计算出列车的精确位置,并依据前方进路状态和闭塞分区状态计算出前方空闲进路的最大长度,来填充行车许可信息;此外,根据RBC所辖范围内的静态数据以及临时限速命令,填充链接信息、坡度曲线、静态速度曲线、等级转换命令、临时限速、线路条件、RBC移交命令,共同组成行车许可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既有CTCS-3级列控系统不适用于普速铁路的行车控制,原因如下:
1)RBC系统作为300km/h及以上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核心设备,功能和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很多普速铁路不具备也不需要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6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