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输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5681.1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4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龙寿高;施凯源;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输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服务机器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具有物品运送功能的服务机器人,其运送装置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1)外置形式
机器牛、机器马等的机器人,将物品驮在背上;再如人形机器人,双臂前伸,双手托举一个托盘,将物品放置在托盘上。采用外置的运送装置不受储物空间限制,易于实现;但不适合运送一些私密物品,且不宜配送防尘防风等要求较高的物品。
(2)内置形式
如轮式机器人,通过内设的储物仓来运送物品。然而,现有的储物仓均为固定结构,仓门打开后由用户自行取货,因而具有以下缺陷:
a)若仓门结构不合理,会给置物取物带来不便;
b)储物仓的置物板为固定结构,不仅不能活动,有的甚至无法检测是否放置物品;
c)为了用户隐私和物品安全,只能放置单一物品,使用效率低下。
d)置物板的控制方法较为简单,即由电机和抬板进行简单结合,只需要按照固定行程,将置物板抬升到固定位置即可,若发生物品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电机烧坏。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同时为多个用户运输多种物品的机器人,同时既能够提升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又能够保证用户隐私和物品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机器人,能够同时为多个用户运输多种物品,且在保证物品和机器人不被损坏的前提下,能够保证用户隐私和物品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输机器人,包括:底盘,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源组件、移动组件、通信控制模块、传感模块;所述传感模块用于采集机器人行进路线上的环境参数,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在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所述运输机器人移动;外壳,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外壳侧面开设仓门;仓体,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至少两块置物板,纵向平行设置在所述仓体内;与所述置物板一一对应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仓体和所述外壳之间,用于在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驱动所述至少两块置物板沿纵向上下移动;仓门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仓体和外壳之间,用于驱动所述仓门的开关动作。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驱动轮组件和若干万向轮;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电机、编码器、驱动器、悬挂和车轮。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和通信板。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模块包括激光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感知机器人的周围环境,获取机器人行进路线上的障碍物信息。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一对同步带轮、同步带、光轴和固定连接件;所述同步带绕设在所述一对同步带轮上,其中一个同步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光轴纵向设置在所述仓体外,所述固定连接件套设在所述光轴上,与所述同步带和对应的置物板均相连,用于在所述同步带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置物板沿所述光轴上下移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仓门活动组件包括电机、仓门滑杆、同步带、一对同步带轮和固定连接件;所述仓门滑杆纵向设置,所述一对同步带轮设置在所述仓门滑杆两端,其中一个同步带轮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同步带绕设在所述一对同步带轮上,所述固定件连接件套设在所述仓门滑杆上,与所述同步带和所述仓门均相连,用于在所述同步带的带动下,带动所述仓门沿着所述仓门滑杆上下往复运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人机交互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用于在所述通信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实现人机交互。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组件包括面部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语音交互模块和手势交互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仓门上设置有防夹手组件。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仓体上设置若干个限位开关,用于实现置物板的定位。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遮罩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间的外围,该遮罩组件上设有所述传感模块的信号探测通道;所述遮罩组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运输机器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同时为多个用户运输多种物品;
(2)保护了用户隐私,保障了物品的安全,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3)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效率;
(4)扩展了机器人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的头部和智能机器人
- 下一篇:格斗机器人及格斗机器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