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4163.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7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平;杨敏;陈源;刘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5 | 分类号: | C12N15/115;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广东深宏盾律师事务所 44364 | 代理人: | 赵琼花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特异性 结合 核酸 适配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本发明提供的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基于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经过多轮的富集筛选,筛选出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基于该核酸适配体设计传感器,利用流式细胞术建立了检测(1,3)‑β‑D‑葡聚糖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核酸适配体及检测方法可用于快速检测(1,3)‑β‑D‑葡聚糖并应用于制备侵袭性真菌感染辅助诊断的检测试剂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或器官,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的广泛使用及外科手术导管、置管的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多。由于IFI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在临床上往往较难获得,而真菌培养对取材要求高、时间长、阳性率低,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因此,临床上急需建立一种敏感、特异且操作便捷的用于诊断真菌感染检测方法。
(1,3)-β-D-葡聚糖是除接合菌外所有真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在酵母样真菌中含量最高,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0%-60%,而原核生物、病毒和人类细胞均不含此多糖。真菌侵入人体时,宿主细胞会对真菌进行氧化处理,真菌破壁后持续释放出可溶性(1,3)-β-D-葡聚糖进入血液。目前应用广泛的检测真菌壁成分—(1,3)-β-D-葡聚糖的方法是G试验,其机制是(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鲎变性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但是G试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酶促反应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易受到内毒素、药物等干扰,假阳性率高。
核酸适配体是指利用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从随机单链核酸库中筛选出来的能与相应的靶分子高亲合性、高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片段。适配体可以是一段脱氧核苷酸或核苷酸序列,具有丰富多样的三维结构,可模拟几乎所有可能存在的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如发卡、假节、四聚体、I-基序、茎环等,其结合的靶分子可以是蛋白质、糖类、细胞因子、小分子毒素、病毒、细菌、金属离子等,因此核酸适配体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同时适配体为核苷酸序列,容易制备和修饰,结构活性稳定,并且其分子量小,与靶分子的立体结构域进行结合,可进行分子改造,为生物化学及生物医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快速识别的研究平台,并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1,3)-β-D-葡聚糖检测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要实现对(1,3)-β-D-葡聚糖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需要获取到能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且亲和力高的物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所述核酸适配体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进一步地,由于适配体的可修饰性,可以通过不同的修饰达到不同的目的,还可对本发明提供的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DNA序列进行修饰、延长或截短,例如修饰材料可以为荧光物质、生物素、纳米物质及相关酶类物质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的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DNA序列经替换、缺失和/或插入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后形成与SEQ IDNO.1具有同等功能的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4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