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果实采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9893.9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刘通;刘维;关慷慨;张崔禹;温浩;吕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6 | 分类号: | A01D46/26;B07B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果实 采摘 机构 | ||
一种蓝莓果实采摘机构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方式采摘蓝莓工作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车架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车架本体上两组结构相同的采摘收集机构,每组采摘收集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本体上部的采摘机构,采摘机构包括两组采摘单元和一组高度调节单元,每组采摘单元包括一端和车架本体连接并和车架本体行进方向垂直的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采摘指,任意一组的采摘单元的旋转轴通过高度调节单元和车架本体连接;设置在车架本体下部并位于采摘指下方的输送及收集机构;以及动力传动机构,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带动采摘机构中的旋转轴转动。本发明节约能源,采摘效率高,实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莓果实采摘机构。
背景技术
世界上有超过150种的蓝莓品种,大致可将它们分为野生蓝莓和人工改良栽培蓝莓两个种类。野生蓝莓,低灌木,矮脚,颗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人工栽培蓝莓,能成长至240cm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兔眼及南高丛蓝莓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需要持续20~30天,通常每星期采1次;蓝莓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蓝色被1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不断开发,蓝莓因营养丰富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在我国蓝莓的市场需求量与年剧增,蓝莓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是作为蓝莓种植中的瓶颈问题——蓝莓采摘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目前,我国对成熟蓝莓主要依靠人工方式进行采摘,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使之蓝莓果实及相应产品价格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蓝莓果实采摘机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方式采摘蓝莓工作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蓝莓果实采摘机构包括车架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车架本体上两组结构相同的采摘收集机构,每组采摘收集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上部的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包括两组采摘单元和一组高度调节单元,每组所述采摘单元包括一端和所述车架本体连接并和车架本体行进方向垂直的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的采摘指,任意一组的采摘单元的旋转轴通过高度调节单元和所述车架本体连接;
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下部并位于所述采摘指下方的输送及收集机构;
以及动力传动机构,通过所述动力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采摘机构中的旋转轴转动。
所述车架本体包括:
门式车架;
设置在所述门式车架两侧面的横梁;
设置在门式车架一端两侧的行走轮;
以及设置在所述门市框架另一端两侧的万向轮。
所述采摘指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具体为:多组采摘指沿旋转轴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每组采摘指包括多个圆周均布的采摘指。
所述采摘指为弧形柔性体。
所述高度调节单元包括:
和所述车架本体固定连接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两端连线沿竖直方向;
和所述弧形槽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采摘单元的一个旋转轴一端连接;
一端和所述轴承固定连接的卡座,所述卡座和所述底边设置有和所述弧形槽弧度相同的弧面;
中间位置和所述卡座另一端连接的双头螺杆;
分别和所述双头螺杆连接的可调节螺母,所述可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弧形板上。
所述输送及收集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9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