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轴承座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8958.8 | 申请日: | 201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良;练强;张华文;姚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05 | 分类号: | B21K1/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257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圆壁 壳体 新能源汽车 轴承座 壳体端面 圆柱腔体 上封盖 圆柱腔 机械性能 体内 生产周期 致密 材料利用率 汽车零部件 车削加工 锻造成形 金属流线 晶粒组织 壳体外壁 制造工艺 不变形 铝合金 内腔 锻造 配套 | ||
1.新能源汽车轴承座,包括壳体,壳体的内腔由壳体端面⑴依次向上设有第一圆柱腔体⑵、第二圆柱腔体⑶和上封盖⑷,第一圆柱腔体⑵内径大于第二圆柱腔体⑶内径;壳体外壁在壳体端面⑴与壳体上封盖⑷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外圆壁⑸、第二外圆壁⑹以及第二外圆壁⑹上设有的连接块⑺,第一外圆壁⑸外径大于第二外圆壁⑹外径;所述的壳体为整体结构由铝合金锻造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封盖⑷上设置有中孔⑻,中孔⑻的内径小于第二圆柱腔体⑶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轴承座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①下料、抛丸;②涂层:将坯料加热到200±5℃,在坯料表面涂覆水剂石墨;③温锻挤压成形:将坯料加热到460±5℃,先保温40min再放置入温锻挤压成形模模腔内挤压成形,形成壳体,壳体的内腔由壳体端面⑴依次向上设有第一圆柱腔体⑵、第二圆柱腔体⑶和上封盖⑷,壳体外壁在壳体端面⑴与壳体上封盖⑷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外圆壁⑸、第二外圆壁⑹以及第二外圆壁⑹上设有的连接块⑺;④固溶及时效处理:将温锻挤压成形后的坯料加热到515±5℃,先保温1.5h固溶处理,再170℃保温10h时效处理;⑤抛丸;⑥机加工:切削加工形成上封盖⑷上中孔⑻;⑦清洗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温锻挤压成形步骤中,温锻挤压成形模具包括挤压上冲头⑼、凹模⑾、凹模固定套⑿、凹模模芯⒀、模芯顶杆⒁、退料顶杆⒂、凹模垫块⒃、梅花垫块⒄、氮气弹簧⒅和凹模应力圈,凹模⑾设置在凹模固定套⑿内,凹模模芯⒀设置在凹模⑾内并且可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凹模⑾内壁上下移动;凹模⑾的下端依次设置有凹模垫块⒃、梅花垫块⒄和氮气弹簧⒅;凹模垫块⒃固定设置在凹模应力圈内,凹模垫块⒃上设置有供模芯顶杆⒁穿透的孔洞,模芯顶杆⒁向上与凹模模芯⒀底部连接、向下与梅花垫块⒄上端面连接;梅花垫块⒄可沿凹模应力圈内壁向下滑动并复位;凹模垫块⒃和梅花垫块⒄都设置有供退料顶杆⒂穿透的孔洞;凹模模芯⒀的底部设置有活动退料塞⒆,退料顶杆⒂与活动退料塞⒆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轴承座,其特征在于: 退料顶杆⒂为两段连接杆,其上端尺寸与活动退料塞⒆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上冲头中顶杆⑽,所述的上冲头中顶杆⑽设置在挤压上冲头⑼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89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面滚子辗压成形工艺及其辗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车用转轴锻造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