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3586.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8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卜智翔;王立世;朱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23K9/09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速度 稳定性 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评测方法,送丝速度稳定性测量所涉及的组件包括:激光漫反射传感器、计数/计时卡、计算机和激光反射光栅贴纸,该方法将送丝速度稳定性评测转化为对送丝轮和矫直轮转速的测量,该方法易于实现,安装简单,可以对焊接送丝速度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适用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送丝速度的非接触式测量以及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焊接生产过程中,因送丝稳定性差而引起的停工与焊缝不合格现象,均会增加生产成本和降低生产效率。影响送丝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其中送丝速度是影响送丝稳定性非常关键的因素,送丝速度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焊接工艺参数的稳定性,特别是直接影响到焊接电流的稳定性,最终会导致焊接接头质量的降低。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检测焊接送丝速度的稳定性,这也是判断焊丝质量和焊接工艺稳定性,进而对焊接送丝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
目前对送丝速度的测量方法目前大多是采用光电编码器来测量送丝电机的转速进而测量出焊接送丝速度,然而该方法的测量结果却并不一定真正反映实际的送丝速度。由于在送丝过程中,焊丝与送丝软管之间存在送丝阻力,当送丝阻力变化时,必然会影响送丝速度。当送丝阻力过大时,可能会出现送丝打滑现象,此时送丝轮会继续旋转,仍然能够得到送丝速度,但实际上送丝速度会减小甚至为零。因此仅凭借送丝速度的测量并不能真正反映送丝过程的稳定性。其它改进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了能实现测量真实的送丝速度,需要在送丝机上加装一套较为复杂的辅助机械结构,增加了技术实现的难度,且也没有给出对送丝稳定性的合适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只需要在焊丝进入送丝轮之前加装一套矫直轮(部分型号送丝机配有矫直轮,则无需加装),见图1,再通过激光漫反射的非接触方法实现对送丝速度的实时测量和送丝稳定性评价,该测量方法易于实现,安装简单,测量精度可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用的激光漫反射测量方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送丝机上加装矫直轮机构,并在矫直轮和送丝轮上设置激光反射光栅贴纸,通过激光漫反射传感器计算得到送丝轮和矫直轮的实时转速,以及实时送丝速度和平均送丝速度,最后得到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指标。
在上述的一种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评测方法,矫直轮机构包括矫直轮一、矫直轮二以及矫直轮三,其中矫直轮一和矫直轮三设置在焊丝上端面并与焊丝上端面线接触;矫直轮二位于矫直轮一和矫直轮三之间,并设置在焊丝下端面且与焊丝下端面线接触,所述矫直轮一与送丝轮距离最近。
在上述的一种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评测方法,设置激光反射光栅贴纸时,首先确定激光反射光栅贴纸上的黑白相间的条纹数n,然后根据送丝轮和矫直轮的端面尺寸,绘制黑白相间的等距条纹图案,将图案打印在空白的贴纸上,裁剪下黑白相间条纹部分,制作成激光反射光栅贴纸,并将其粘附于送丝轮和矫直轮一的端面,其中,激光反射光栅贴纸为环状,等距条纹图案设置在环上。
在上述的一种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评测方法,激光漫反射传感器为两组,每组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均设置在送丝轮和矫直轮一的同一侧,能够通过等距条纹图案接收激光反射信号;
在上述的一种焊接送丝速度稳定性的评测方法,送丝轮和矫直轮的实时转速的具体计算过程包括:
步骤1、将两个激光漫反射传感器脉冲输出端与计数/计时卡的计数端进行连接,为激光漫反射传感器提供相应的直流电源,第一次测试时需调整好激光斑点位置,使激光斑点照射在激光反射光栅贴纸的光栅部位,且激光漫反射传感器能接收到激光反射信号;
步骤2、进入计算机系统,并打开软件,启动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3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焊接机器人控制装置
- 下一篇:焊接垫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