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防尘光纤插头、自防尘光纤插座及光纤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2962.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2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龙;方尚杰;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光纤 插头 插座 连接器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自防尘光纤插头、自防尘光纤插座及光纤连接器组件。插头的前端具有可相对插头壳体前后移动的插头密封罩壳,插头接触件位于插头密封罩壳内,插座的前端具有插座密封罩壳,插座接触件位于插座密封罩壳内,插头密封罩壳的前开口处设有插头密封翻转门,插座密封罩壳的前开口处设有插座密封翻转门,头座插合时,插头密封罩壳被插座密封罩壳顶推而弹性回退使得插头接触件相对前移顶开插头翻转门、插座翻转门并与插座接触件插合。插头和插座在彼此不插合时处于自防尘状态,在插合过程中,也能够保证基本的密封,进一步提升了密封防尘性能,使得在室外等恶劣环境使用时不会因进入沙尘而影响光纤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防尘光纤插头、自防尘光纤插座及光纤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对于信号连接的光纤连接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光纤接触件的端部受到灰尘污染时会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对于光纤连接器的防尘显得尤其重要。现有市面上存在少量自防尘的光纤连接器,这类连接器在与对应的光纤连接器处于未插合的独立状态时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但是在相互插合时,尤其在插合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防尘防护,导致积攒在光纤连接器的壳体上以及环境中的灰尘在匹配的光纤连接器插合时会进入其光纤接触件的端部,造成光纤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受到极大影响,限制了光纤连接器在恶劣环境下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光纤连接器组件的两个光纤连接器在对插过程中会有灰尘进入光纤接触件端部,导致光纤连接器组件的信号传输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自防尘光纤插头和自防尘光纤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光纤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插座,插头的前端具有可相对插头壳体前后移动的插头密封罩壳,插头接触件位于插头密封罩壳内,插座的前端具有插座密封罩壳,插座接触件位于插座密封罩壳内,插头密封罩壳的前开口处设有插头密封翻转门,插座密封罩壳的前开口处设有插座密封翻转门,头座插合时,插头密封罩壳被插座密封罩壳顶推而弹性回退使得插头接触件相对前移顶开插头密封翻转门、插座密封翻转门并与插座接触件插合。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组件的插头和插座上均设置密封翻转门进行自防尘,保证彼此不插合时处于防尘状态;在头座对插时,通过插座密封罩壳的前端将插头密封罩壳向后顶推以使插头接触件推开插头密封翻转门,再顶开插座密封翻转门,插头接触件从而进入插座密封罩壳内而与插座接触件插合,该插合过程巧妙且插合过程由于弹性件的存在而彼此贴合,保证插合过程中基本密封,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密封防尘性能。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插头密封翻转门的外侧面与插头密封罩壳的前壁的外侧面平齐。可方便插头密封翻转门与插座密封翻转门的相互贴合。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插座密封翻转门偏离插座密封罩壳的前壁铰接在插座密封罩壳内部并闭合在插座密封罩壳的前壁内。可方便插头密封翻转门与插座密封翻转门的相互贴合。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光纤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为插座密封翻转门和插头密封翻转门提供弹性回复力以便两个密封翻转门可以自动闭合的弹性件。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弹性件为扭簧。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两个密封翻转门与对应的开口的围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所述密封结构为弹性密封圈。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插座密封罩壳的前端设有供插头密封罩壳插入的引导段,引导段和插头密封罩壳通过键与键槽配合进行导向。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引导段与插头密封罩壳滑动密封配合。确保插合过程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