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分缝翻边翼子板及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52145.8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袁亮;周全;冯立军;龚侃;夏卫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25/18;B62D25/10;B62D25/12;B62D27/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翻边 遮蔽面 分缝 发动机罩 翼子板 朝上延伸 底板 过渡翻边 连接结构 内部零件 前后设置 使用寿命 台阶面 车身 感知 遮挡 暴露 延伸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分缝翻边翼子板,包括外表面上边缘前后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包括外表面向内朝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台阶面,以及第一台阶面向内朝上延伸形成的第一遮蔽面;所述第二翻边包括外表面向内朝上延伸的第二遮蔽面,以及将第二遮蔽面与底板进行连接的过渡翻边结构。本发明翼子板前后翻边通过第一遮蔽面、第二遮蔽面将与发动机罩间的分缝空隙进行遮挡,避免了发动机罩内部通过分缝暴露在环境中从而对零件产生污染,利于发动机罩内部零件的顺利运行以及增加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外观感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指一种新型分缝翻边翼子板及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翼子板作为汽车外覆盖件,位于车轮正上方,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1、美观,遮挡内部不规则结构,使车身整体平滑过渡;
2、保护行人,减小行人与车辆碰撞时造成的伤害;
3、保护车辆,防止泥水、雨雪、飞砂、走石影响周边功能零件的结构;
4、降低空气在车身上的流动阻力;
5、提供其他零件(前挡泥板、前保险杠、前组合灯、轮眉装饰板、机舱装饰板等)的安装固定结构;
6、与其他零件(机罩、侧围、车门等)匹配作用。
翼子板与发动机罩分缝要求从上下、左右方向看都要保持连续性,避免分缝的不流畅。但此处往往由于间隙过大,或者造型分缝线位置因素,机舱内部结构和翼子板安装螺栓无法遮蔽,既使外部灰尘雨水易进入车内,影响内部零件的运行,也造成外观质量缺陷。
现有翼子板1与发动机罩2分缝如图1所示,翼子板上的分缝翻边设置在外表面7的上边缘,由车头至车尾方向分为前部为直线形状的第一翻边3,后段逐步过渡为弧线形状的第二翻边4,翼子板结构如图2所示,第二翻边4包括L型底板8,底板8朝内一侧的边缘凸起形成流水槽。从图3可得到,第一翻边3与机罩外板5、机罩内板6间形成了缝隙a,发动机罩2内部在缝隙a处无任何遮挡。从图4可得到,第二翻边4与机罩外板5、机罩内板6间形成了缝隙b,发动机罩2内部在缝隙b处无任何遮挡。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在售车型中,部分中低端车型对此问题并未进行重视和有效解决;部分中高端车型中,一部分通过增加装饰件、密封条解决此问题,很大程度上增加车辆成本,这也是中低端车型不能有效解决此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翼子板本身和机舱内部结构的限制,整条分缝线并不能完全被遮蔽,一般只能遮蔽中间部分,两端无法遮蔽,造成视觉上差异,遮蔽效果并不理想;一部分通过特定造型来实现,翼子板作为冲压件,零件本身的结构对冲压工艺要求极高,这样一来不但增加工艺难度,加大前期投入和模具费用,同时对整车外观造型进行限制。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操控性、舒适性、可靠耐久等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开发出能将分缝线处完全遮蔽的新型分缝翻边翼子板及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避免灰尘雨水进入,有利于内部零件运行,同时也避免了内部结构的外露,提高了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分缝翻边翼子板及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避免灰尘雨水进入,有利于内部零件运行,同时也避免了内部结构的外露,提高了外观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分缝翻边翼子板,包括外表面上边缘前后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包括外表面向内朝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台阶面,以及第一台阶面向内朝上延伸形成的第一遮蔽面;所述第二翻边包括外表面向内朝上延伸的第二遮蔽面,以及将第二遮蔽面与底板进行连接的过渡翻边结构。
优选的,所述过渡翻边结构包括第二遮蔽面朝下延伸形成的第一过渡翻边,所述第一过渡翻边继续向内朝下延伸形成第二过渡翻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机舱密封导水结构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双桥挡泥板中间支架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