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1996.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航;杨剑锋;丁小健;董成举;黄强;刘文威;李小兵;黄创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清华 |
地址: | 5106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状态 监测 无人机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性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作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因其体积小、可控性高以及战场生存能力强等特点,已被广泛地用于地质勘探、影视航拍以及抢险救灾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无人机技术也日渐成熟,其性能也大大提高,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因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无人机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故障,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对无人机性能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是通过无人机自带主控系统采集的控制参数来判定无人机性能,但自带主控系统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测定的数据不准确,从而导致无人机性能评定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人机性能评定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
一种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数传模块和地面站;其中,所述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设置于待检测无人机中,所述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与所述待检测无人机的主控系统连接,且通过所述数传模块与所述地面站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无人机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所述运行状态参数通过所述数传模块发送至所述地面站;
所述地面站用于采用无人机性能分析方法对所述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所述待检测无人机的性能。
上述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数传模块和地面站;其中,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设置于待检测无人机中,与待检测无人机的主控系统连接,且可以通过数传模块与地面站进行通信连接,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可以实时采集待检测无人机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运行状态参数发送至地面站,地面站对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待检测无人机的性能。上述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能实时采集无人机飞行时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从而来确定无人机的性能,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中的飞控参数测定模块采集的数据结构表;
图6为本发明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中的异常参数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结构表;
图7为本发明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中的电压电流参数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结构表;
图8为本发明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中的飞行参数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结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当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状态监测的无人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10、数传模块20和地面站30;其中,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10设置于无人机中,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10与待检测无人机的主控系统连接,且通过数传模块20与地面站30进行通信连接;无人机机载采集模块10用于采集待检测无人机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运行状态参数通过数传模块20发送至地面站30;地面站30用于采用无人机性能分析方法对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待检测无人机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1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独立风道的称量罩
- 下一篇: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便于传感器更换的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