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9987.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0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厚;高鑫;汪升;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9/00 | 分类号: | F27D19/00;F27D21/00;F27D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炉 探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高温炉内测温的领域,具体讲就是方便清渣和探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正常生产,需要知晓和控制工业高温炉内的工矿,例如监测水泥生产线的转窑窑尾烟室室内温度,待监测的炉内环境多数是温度高、粉尘密度大等复杂环境,粉尘在预冷时,容易在前端的观测通道口结渣,渣体有一定的粘性,且会逐渐增多,最终遮挡了探头的观测通道,影响观测效果。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气流吹扫的方式避免在前端的观测通道口结渣,由于炉内工矿复杂,气流吹扫的除渣方案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能有效及时地清理积聚在观测通道口处的结渣。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护管包括第一、二缸体,第一缸体的前端与预埋组件的外置法兰相连,第一缸体的后端、第二缸体的前端分别与中间缸盖相连且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同芯顺延布置;第一缸体的前缸盖和中间缸盖之间的缸体内设置清渣套管,清渣套管的外管壁的后端设置套管活塞,第一缸体的前缸盖和中间缸盖上设置进、回气通路驱动套管活塞在第一缸体移动;探测管的管身依次穿置于第二缸体、清渣套管的管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保证了探测管的正常置入与取出,当观测通道口处出现结渣,清渣套管移动并击捣结渣,使其掉落,确保了探测器的视角范围无遮挡现象,确保测量的正常进行。本发明适用在工况非常恶劣,结渣强度较大的高温炉体内,清渣套管位移时具有推力大、清渣力度强等优点,整个产品外形结构紧凑、安装空间小、加工容易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2、3是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是清渣状态,图3是探测管退出或置入状态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探测管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清渣套管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外护管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预埋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探测状态下中间缸体与活塞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预埋件与前缸盖装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3,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外护管包括第一、二缸体10、20,第一缸体10的前端与预埋组件40的法兰罩盖41相连,第一缸体10的后端、第二缸体20的前端分别与中间缸盖30相连且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同芯顺延布置;第一缸体10的前缸盖11和中间缸盖30之间的缸体内设置清渣套管12,清渣套管12的外管壁的后端设置套管活塞13,第一缸体10的前缸盖11和中间缸盖30上设置进、回气通路驱动套管活塞13在第一缸体10移动;探测管50的管身依次穿置于第二缸体20、清渣套管12的管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埋组件40预先设置在工业炉窑的炉壁上,置于炉壁外部的法兰罩盖41用于连接外护管,外护管包括前、后两段,其前段为第一缸体10、后段为第二缸体20,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通过中间缸盖30实施串联式连接,第一缸体10内布置清渣套管12,清渣套管12移动到预埋组件40位于炉腔内的观测护管B的里端管口处可将集结在其上的结渣冲撞清除,从而保证正常的视场范围,管身依次穿置于第二缸体20、清渣套管12的管腔的探测管50的端部可以通过该清场的视场范围获取炉内工况信息。
第二缸体20的后缸盖21与中间缸盖30之间的缸体内的探测管50上设置有活塞51,后缸盖21与中间缸盖30上设置进、回气通路驱动探测管50前后移动。探测管50及其上设置的活塞51与第二缸体20构成配合结构,这样可以置入或取出探测管50,也可以保证在正常探测过程中炉内烟气不会外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核心可以理解为两只直线气缸串联组成,第一缸体10与清渣套管12配合构成的前端直线气缸执行清渣动作,第二缸体20与探测管50配合构成的后端气缸执行探头本体的推进退出,两只气缸可单独动作互不干涉,可按照使用现场的工况条件设置动作频率。
套管活塞13的周面上设置容置密封圈的密封槽135、容置导向套环的环槽136,探测管50的活塞51的结构与套管活塞13的结构相同。如上所述,探测管50的活塞51与套管活塞13的结构基本相同,可以减少减少部件的加工量。密封槽135内设置密封圈可以保证气密性,环槽136内可以布置导向套环可以保证导向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方晶系式的钢结构建筑
- 下一篇:一种用于网架杆件的改进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