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9987.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0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厚;高鑫;汪升;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9/00 | 分类号: | F27D19/00;F27D21/00;F27D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炉 探测 装置 | ||
1.一种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护管包括第一、二缸体(10、20),第一缸体(10)的前端与预埋组件(40)的法兰罩盖(41)相连,第一缸体(10)的后端、第二缸体(20)的前端分别与中间缸盖(30)相连且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同芯顺延布置;第一缸体(10)的前缸盖(11)和中间缸盖(30)之间的缸体内设置清渣套管(12),清渣套管(12)的外管壁的后端设置套管活塞(13),第一缸体(10)的前缸盖(11)和中间缸盖(30)上设置进、回气通路驱动套管活塞(13)在第一缸体(10)移动;探测管(50)的管身依次穿置于第二缸体(20)、清渣套管(12)的管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缸体(20)的后缸盖(21)与中间缸盖(30)之间的缸体内的探测管(50)上设置有活塞(51),后缸盖(21)与中间缸盖(30)上设置进、回气通路驱动探测管(50)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活塞(13)的周面上设置容置密封圈的密封槽(135)、容置导向套环的环槽(136),探测管(50)的活塞(51)的结构与套管活塞(13)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缸盖(30)整体为环形套管,其内孔为中间小两端的台阶孔,中间缸盖(30)周面上开设有径向布置的前缸气道(31)、后缸气道(32),前缸气道(31)的里端有连通第一缸体(10)腔室的通气孔,后缸气道(32)的里端有连通第二缸体(10)腔室的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孔包括大、小台阶面处开设的前缸第一、二通气孔(311、312)以及后缸第一、二通气孔(321、32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活塞(13)包括管体(131),管体(131)的外周轴向间隔设置第一、二凸圈(132、133),第一、二凸圈(132、133)与管体(131)的两端分别间距布置,第一、二凸圈(132、133)之间的管体(131)上开设螺钉连接孔(134),第一、二凸圈(132、133)的外周上分别设置密封槽(135)、环槽(136),管体(131)的内管壁上设置密封槽容纳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炉窑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组件(40)的法兰罩盖(41)位于炉体A的外部,法兰罩盖(41)的前侧设置预埋观测护管B,法兰罩盖(41)包括管段和前管口处的外置法兰(411)及后端的盖底板(412),盖底板(412)上开设有供清渣套管(12)通过的通孔(413),所述的通孔(413)前侧铰接有挡板门(42),铰接轴(43)位于通孔(413)上方,工艺气管(44)的出气方向布置在气流作用在挡板门(42)上驱使其关闭通孔(413)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9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方晶系式的钢结构建筑
- 下一篇:一种用于网架杆件的改进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