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壳体的端口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9908.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7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霞;白瑛;曹一枢;周文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花修洋 |
地址: | 21414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出气 壳体 端口 成型 模具 | ||
1.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壳体的端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口成型模具,所述端口成型模具包括切小端端口模具和切大端端口模具,所述切大端端口模具以切小端端口模具加工后的工件为基础进行大端端口的成型加工;
所述切小端端口模具为两工序共模结构,在所述切小端端口模具一次开模行程中分别对第一预催出气半壳和第二预催出气半壳进行小端端口成型,所述切大端端口模具为两工序共模结构,在所述切大端端口模具的一次开模行程中对第一预催出气半壳和第二预催出气半壳进行切开分离,且对分离后的第一预催出气半壳、第二预催出气半壳的大端端口进行端面轮廓的成型;
所述切小端端口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座和第一下模座,所述第一上模座通过导向组件相对第一下模座进行上下开合模,且所述第一上模座与第一下模座通过限位柱限定合模高度;
所述第一上模座包括第一上模板(4-8)、第一上切刀(4-12)和第一压料板(4-11),所述第一上切刀(4-12)设置在第一上模板(4-8)上,所述第一压料板(4-11)设置在第一上切刀(4-12)的外围,且所述第一压料板(4-11)通过第一卸料螺钉(4-17)设置在第一上模板(4-8)上,且所述第一压料板(4-11)通过第一复位弹簧(4-18)相对第一上切刀(4-12)进行上下位移,且所述第一压料板(4-11)通过第一导向块(5-15)导向设置,所述第一压料板(4-11)的底部设置有凹型结构,所述凹型结构的轮廓型面与两个半壳的外侧型面相吻合;
所述第一下模座包括第一下模板(4-3)、第一定位块A(4-5)和第一定位块B(4-6),所述第一定位块A(4-5)与第一定位块B(4-6)间距设置,且在第一定位块A(4-5)与第一定位块B(4-6)之间形成切刀凹腔(4-16),在所述第一上切刀(4-12)下切时,第一上切刀(4-12)的两侧刀口分别与第一定位块A(4-5)、第一定位块B(4-6)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定位块A(4-5)与第一定位块B(4-6)上均包含定位凸模型面,所述定位凸模型面与半壳连体件的内侧型面相吻合;
所述第一定位块A(4-5)靠近上切刀的一侧定位凸模型面与第二预催出气半壳的小端的内侧型面吻合,所述第一定位块B(4-6)靠近上切刀的一侧定位凸模型面与第一预催出气半壳的小端的内侧型面吻合;
所述第一定位块A(4-5)、第一定位块B(4-6)均为斜楔形结构,当半壳连体件置于第一定位块A(4-5)上时,第二预催出气半壳的小端端口轮廓线所在平面垂直于水平面;当半壳连体件置于第一定位块B(4-6)上时,第一预催出气半壳的小端端口轮廓线所在平面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切大端端口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座和第二下模座,所述第二上模座通过导向组件相对第二下模座进行上下开合模,且所述第二上模座与第二下模座通过限位柱限定合模高度;
所述第二上模座包括第二上模板(16)、切刀B(27)和压料板B(22),所述第二上模板(16)底部设置有切刀B(27),所述切刀B上设置有刀口镶件B(12),所述切刀B(27)的外侧设置有压料板B(22),所述压料板B(22)通过卸料螺钉设置在第二上模板(16)上,且所述压料板B(22)通过复位弹簧可相对于切刀B上下位移,所述压料板B(22)的底部包含有与半壳连体件的上表面轮廓型面相吻合的凹型型面,所述切刀B(27)位于半壳连体件的中部连体区域的正上方,半壳连体件通过切刀B(27)进行切开分离成两个独立的半壳件;
所述第二下模座包括第二下模板(3)和第二定位块B(11),所述第二定位块B(11)设置在第二下模板(3)上,所述第二定位块B(11)上包含定位凸模型面,所述定位凸模型面与半壳连体件的内侧型面相吻合;
还包括切刀A(21)、压料板A(19)和第二定位块A(6),所述切刀A(21)设置在第二上模板(16)上,所述切刀A(21)上设置有刀口镶件A(7),所述切刀A(21)的外侧设置有压料板A(19),所述压料板A(19)通过卸料螺钉设置在第二上模板(16)上,且所述压料板A(19)通过复位弹簧可相对于切刀A上下位移,所述压料板A(19)的底部包含有与半壳连体件的上表面轮廓型面相吻合的凹型型面;所述切刀A(21)间距切刀B(27)设置,且所述切刀A、切刀B分别对两个半壳件进行大端端口型面成型;
所述第二定位块A(6)设置在第二下模板(3)上,所述第二定位块A(6)上包含定位凸模型面,所述定位凸模型面与半壳连体件的内侧型面相吻合;
还包括导向块B(14)和导向块A(24),两个所述导向块B(14)固定设置在第二下模板(3)上,且位于第二定位块B(11)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块A(24)固定设置在第二上模板(16)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定位块A(6)的两侧,所述导向块A(24)、导向块B(14)分别对压料板A(19)、压料板B(22)导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9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进气端锥壳体的侧切修边模具
- 下一篇:一种壳体件的连续落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