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于机动车和/或挂车通过人员越过高度差的踏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9334.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A.布赖特林;D.平切夫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B60R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李强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对于 机动车 挂车 通过 人员 越过 高度 | ||
一种用于对于立在地面上的机动车和/或对于立在地面上的挂车通过人员越过高度差的踏梯(10),该踏梯带有至少一个踏梯面(11),所述踏梯面布置在至少一个载体元件(20,21)处,其中,踏梯(1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至少一个载体元件(20,21)的引导元件(23,24),并且至少一个载体元件(20,21)和至少一个引导元件(23,24)相对彼此来回可移动地布置并且可在多个位置中相对彼此锁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于立在地面上的机动车和/或对于立在地面上的挂车通过人员越过高度差的踏梯(Tritt),该踏梯带有至少一个踏梯面,该踏梯面布置在至少一个载体元件处。
背景技术
文件WO 1991/14585 A1描述了一种可合到一起的、带有两个载体元件的踏梯阶梯系统(Trittstufensystem),在这两个载体元件之间安置有踏梯面。踏梯阶梯系统布置在机动车的可摆动的升降式车门(Ladebordwand)处。踏梯阶梯系统在使用时可彼此翻开并且在不使用时可合到一起。
文件DE 20 2015 105 315 U1提到可收纳在机动车的升降式车门中的梯子(Leiter)。为了使用,该梯子可从升降式车门中拉出并且向着地面摆动。在不使用时,将该梯子摆动离开地面并且又推入到升降式车门中。
文件DE 10 2014 200 990 A1公开了一种踏梯阶梯系统,该踏梯阶梯系统在不使用时同样可被推入到机动车的升降式车门中,并且在使用时可从升降式车门中推出且向着地面摆动。已推入到升降式车门中的踏梯阶梯系统具有踏梯阶梯(Trittstufe),该踏梯阶梯在已推入的状态下与升降式车门的边缘齐平地结束并由此几乎不可察觉地集成到该升降式车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具有如下改善一种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踏梯的任务,使得至少一个踏梯面可以以在地面之上的可变的间距来定位。
本发明利用如下踏梯来解决所提出的任务,该踏梯用于对于立在地面上的机动车和/或对于立在地面上的挂车通过人员越过高度差,该踏梯带有至少一个踏梯面,所述踏梯面布置在至少一个载体元件处,其中,该踏梯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至少一个载体元件的引导元件,且至少一个载体元件和至少一个引导元件相对彼此来回可移动地布置并且可在多个位置中相对彼此锁止。因此,该踏梯可在需要时彼此推开以及推到一起并且锁止在地面之上的确定的位置中。彼此推开以及推到一起可逐级地或无级地进行。因此,也可构造为踏梯横档(Trittsprosse)的至少一个踏梯面可以以在地面之上的可变的间距定位,以便在地面之上的多个可选择的间距下使用该踏梯面用于越过高度差。那么,例如当不同身高的人员想要使用踏梯以便从地面出发到达机动车或挂车的确定的水平面上时,这是有利的。那么,踏梯可针对其不同的人机工程学的要求来得到调整。因为也可构造为踏梯横档的至少一个踏梯面可以以地表(Erdboden)之上的可变的间距定位,可使踏梯如此程度地彼此推开,以至于该踏梯相应于事故预防措施规定(Unfallverhütungsvorschrift)。在不使用时,踏梯可被节省空间地推到一起。至少一个载体元件可杆柱状地构造。
至少一个载体元件和/或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可具有滑槽式引导部或滑块,以便可使至少一个载体元件和至少一个引导元件相对彼此移动。滑槽式引导部可缝口状地构造,并且滑块可销钉形地构造,其中,销钉形的滑块接合到缝口状的滑槽式引导部中,并且可在该滑槽式引导部中来回移动。缝口状的滑槽式引导部的端部可同时形成止挡部,该止挡部限制移动运动。
在一种备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载体元件和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是气动弹簧(Gasfeder)的构件。那么,至少一个引导元件优选地构造为气缸,在该气缸中,或者同样构造为气缸的或者构造为活塞的载体元件可来回移动。
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能够可摆动地布置在可固定在机动车或挂车处的装配框架处。为了该目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可利用支承销钉铰接在装配框架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扩大视野的汽车后视镜结构
- 下一篇:单轨吊行车报警装置以及行车系统